歐洲航天局(歐空局):我很高興為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_新巴達站提供數據傳輸支持
11月24日,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了嫦娥5號探測器,使用的是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五號;。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六個任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最復雜的任務之一。 這將是第一次在月球上挖掘土壤,并將其帶回地球,以實現無人采樣和返回外星物體。 新巴達站
歐洲航天局高度關注嫦娥5號月球任務,并在其官方網站和推特上公布了該任務的詳細情況和中歐之間的相關合作。 歐洲航天局說,以中國月亮之神嫦娥命名的嫦娥5號由月球軌道器、著陸器和上升探測器組成。 這次任務計劃收集2公斤月球樣品,并將它們帶回地球,這是1975年以來第一次這樣的月球探測取樣。
歐洲空間局(歐空局)說,在嫦娥5號發射后的兩個關鍵階段,歐空局將利用其南美洲Kuru空間中心和非洲馬斯帕洛馬斯空間基地為探測器提供數據傳輸中繼服務,并協助北京空間控制中心確認軌道飛行任務的狀況。 我們很高興能夠利用我們自己的觀測網絡來支持這次激動人心的月球探索!
歐洲航天局在推特上祝賀嫦娥5號的發射,中國駐歐盟代表團對此表示感謝。
歐洲媒體同樣熱衷于這項使命。 歐洲新聞臺(Euronews)報道,如果嫦娥5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后第三個有能力從月球采集樣品的國家。 Diego博士(Francisco Diego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物理天文學系,正在接受臺灣接受采訪時說,此次任務計劃在23天內帶回月球樣品,如果成功將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亮點在于,探測器將在月球表面的火山地帶采樣多達2米的土壤,這將幫助人類更好地探索月球、太陽和宇宙的起源。 新巴達站
在回答主持人關于中國的使命動機以及它是否將在太空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問題時,迭戈博士說,我完全反對從太空競賽的角度來閱讀它。 宇宙的探索應該由全人類來實現。 我們期待著中國的探索使命,促進更多的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