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徐莉|原話:人工智能創新策略
2020年11月29日,來自中國青年企業家俱樂部“創造融合,連接上海”活動的40多位企業家,參觀了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平臺公司商湯科技。
俱樂部參觀了上塘科技展廳
上唐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徐莉陪同中國青年創業俱樂部主席、58城市首席執行官姚勁波、中國青年創業俱樂部副主席、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蔣南春等企業家參觀。
徐莉和俱樂部
訪問期間,徐莉以《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力》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得出結論,人工智能創新的源泉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需要做的是寬容,而不是責怪算法的完美。
第二,要解決長尾產業的應用。
第三,需要開放創新和開源算法體系。
以下是根據徐莉的現場演講安排的,但有一些刪節。
上唐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徐莉在現場致辭
人工智能產業享受了中國的文化紅利
首先感謝大家的光臨。
一直以來,我們所在的行業在發展過程中確實享受到了很多中國的紅利。主要是三種核心力量,稱為政策源動力。
第一,中國傳統文化對這些東西的認知。
我們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區別是什么?
西方人一直在追求很多事情的確定性。所以在過去的過程中,他們有很強的抽象和界定界限的能力,很多事情都是先規范,先立法。
為什么這波人工智能沒有這么快擁抱技術?可以合理的說,歐美其實是擁抱新技術最快的,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對這件事的確定性的要求和認知。
語音分享場景
這就是我們教育的整個體系,叫做循序漸進可解釋性。
看看我們孩子的考試。中間過程不寫,就不行。過程中一定要有點。你說的永遠是演繹。但其實中國的底層思維邏輯和中國的各種文化都是經驗總結出來的,很容易就能用上。
在底層邏輯下,經過這波技術突破,中國的認知水平、擁抱技術的程度、市場空間都非常大。
我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底層思維對這些智能事物的接受和傳統文化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它的邏輯讓人工智能在這個方向有了真正的核心突破,我覺得我們在中國市場也享受到了自己的紅利。
語音分享場景
奔跑的馬
平時很少照顧孩子讀書,家里疫情發生的時候看她做作業。
她畫了一匹馬,我看完說:“不,世界上哪匹馬是這樣的,用蹄子在地上跑,根本不存在。馬在奔跑時總要有節奏,要有輪回。”
一般只有兔子才能這樣跑。雖然有些馬也叫“紅兔子”,但不是這個意思。
我告訴她沒有這回事,但是我搜了一下發現很尷尬,因為中國傳統文化里的馬都是這樣畫的。這是有名的《昭陵六駿圖》唐太宗的馬,畫成這樣。
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疑問。早在1872年,歐洲攝影師邁布里奇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他用攝影技術連續拍攝了12匹奔跑的馬,首次向世界揭示了馬是如何奔跑的。馬在奔跑的過程中,不存在四蹄飛舞的狀態,也就是說,之前所有人都畫錯了圖。
馬背經算法修正
這個問題我仔細想過。他在繪畫上犯了一個錯誤。如果我當時給某人一個機會,說你畫趙霖畫錯了,那中國就沒有寫實的畫了。趙霖是寫實繪畫的鼻祖。
現在中國的馬畫大師都在學習這個體系。犯錯沒關系,只要能有一點進步,有一點改變,其實對行業幫助很大。
上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徐莉
技術只有在不能要求全責、不能以包容的態度前進的情況下才能發展
人工智能,其實正面臨著一個類似畫馬的過程。
2011年,當我們在語音識別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時候,業內很多人都說,人工智能在語音深度學習方面的成功只是巧合。
2013年,當人工智能在圖像領域大放異彩時,業內討論最多的話題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是否過熱。
之后過了六七年才真正爆發。當時提問雖然是某種意義上的主流聲音,只是發生在提問的中途,但是過熱的過程表明在某種意義上是規則化的。
2015年大家都說:“人臉識別是不可能用的,沒有100%的準確率,雙胞胎怎么辦?如果我哥用他哥的手機解鎖,等等,就有各種挑戰了。
介紹上湯科技的技術模式及應用
所以今天我們都知道,幾乎所有的智能設備人臉識別都是不可避免的。
以商湯為例,我們今天已經啟用了4.5億手機的人臉解鎖功能,覆蓋了國內幾乎所有手機品牌;在很多需要認證的地方,比如酒店大堂,上湯網上有20多萬智能設備為大家提供服務,每年酒店入住量超過3億。
這些東西都要容錯,不能完全怪。只有以包容的態度前進,技術才能發展。所以我覺得這是中國土壤給我們新技術特別重要的基礎。
《昭陵六駿》人工智能技術改造
解決長尾行業應用
其實外面的畫《清明宅家圖》是最好的反映。從宋朝到現在一千多年,我們的生活幾乎沒有什么變化。
畫這兩樣東西特別有意思。他在門口寫了兩張卡片,一張是治腹痛的,一張是治酒精傷害的。
解釋什么?說明其實醫療還是解決了一些長尾問題,其實是為了讓醫療資源更加開放,讓全民受益,我們自己也做到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認為醫療的核心變化在于需要開放醫療的權威數據。
我們的戰略合作組織聯合醫院有兩位國寶級醫生。我們看肺片,可以看到別人早期看不到的疾病。我們懷疑能否從算法的角度去學習。
數據驅動,需要很多這樣的數據標注,標注需要老醫生的介入,我問老醫生每天能看多少片子。
解釋精明的商業
努力的醫生一天可能看四五十本。我已經根據數據的需求計算過了。兩位老專家可能要再工作500年才能標記這些數據。
因此,在我看來,在未來,真正的醫療權威的相互融合在于更開放的診斷和治療。其實我們現在做的并不完全是相掛鉤的,我只是講一下我的觀點,就是在于說你得把最原始的數據、所有的體征數據、檢測數據和最終用藥的情況和最后康復的情況,就是用真正的大數據結果來指導看病。
▲演講分享現場
再舉一個例子叫糞車偷排。
收到應用的時候,我說這個東西咋做,不太可能做,我怎么能知道一個糞車在這里偷排,關鍵問題他到底是抽還是排,我不可能知道對吧?
但是后來我們這個東西很快就上線了,怎么解決的呢?
首先最簡單的行業應用是在于說這個東西看到的時候,你這個是一輛糞土車,糞車在一個不應該停放的地方,就報警了,你不應該在這里待著的,所以很多切入邏輯的時候,你只要把井蓋、車、時間幾個維度連起來,它就形成了一個閉環,然后就直接可以連接到車主,車號都有。
原來我們講解決頭部問題,頭部問題很重要,現在我覺得是長尾的應用,其實真正意義上是帶來價值閉環,因為任何一個問題你不可能去解決其中的頭部就完成了,我們認為,最核心的部分一定是要把長尾應用的性能進行突破,才真正形成了價值閉環。
▲演講分享現場
開放創新,關注事物背后的本質
現在造車產業很火。未來,全感知的能力在車上面體現,其實是未來有很大的推廣空間。
兩年之前,我們還認為所有的東西是分割獨立的,用很多模型來完成這樣一件事情。
但是在整個突破的行業里面,他又屢次證明了出現一種大一統的模型。所以未來真正意義上感知可能是一體化解決,然后決策就是類似于現在打游戲掛鉤,就是判斷決策可能是會有分成不同的步驟,但是感知這塊可能是一個大一統的問題。
當然我們還做很多開放的事情,比如開源的體系。
疫情期間,其實讓我們看到很多這個城市的美。
你看原來的汴梁城,用算法把人給抹了,用算法把結構逐步給填好。我就想說生成一個叫《清明宅家圖》,人都走光了,還原一個真正意義上沒有人但更關注建筑、關注汴梁,宋朝時候建筑的觀念。
我想我們這里很多的企業家(包括投資人)真正意義上留意的,其實就是事物背后的那些東西。
當然我們也能用算法把馬腿給搞正。謝謝大家!
▲徐立與中國青年企業家俱樂部“創合匯·互聯上海”活動一行企業家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