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應用的標準——人工智能攝像頭

全球科技市場咨詢公司ABI Research的分析報告《智能城市中基于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顯示,到2025年,帶有人工智能芯片組的智能攝像頭的安裝數量將超過3.5億部。2025年出貨的相機中,預計超過65%將至少配備一個人工智能芯片組。另一份報告稱,人工攝像頭將以深度學習模型為特色,在智能交通管理等應用程序中實現自動化和增強決策能力。根據最新研究,具有人工智能的安全攝像頭將成為智能交通管理和預防性威脅檢測等智慧城市應用的標準。
這些智能攝像頭將采用深度學習模型,在智能交通管理、自主資產、行人流量監測和管理、物理和周邊安全以及預防性威脅檢測等應用中實現自動化和增強決策能力。報告分析師表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市縣政府都在積極尋求利用人工智能,這導致了帶有邊緣人工智能芯片組的智能相機的采用熱潮。例如,升哲科技作為中國物聯網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企業,其基于深度學習的智能攝像機已賦能北京、湖北、河北等多地政府實現區域數字化治理,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
ABI稱,兩種技術趨勢可能會進一步促進基于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的部署:第一個是邊緣計算。城市和縣政府可以在網關和本地服務器上托管深度學習模型,而不是在智能相機上部署特定的模型,因為智能相機比傳統相機貴。在邊緣處理和存儲數據,提供比依賴云基礎設施更快的響應時間。第二個是5G,盡管到2023年網絡切片還不能投入商用,但5G的網絡切片能力使通信服務供應商能夠提供專用網絡資源來承載微服務、可靠性服務保證、無縫設備連接,從而在智慧城市中支持基于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
此外,報告還指出,在智慧城市中取得成功的技術供應商,是那些能夠展示其透明和可信度的深度學習模型供應商,以及那些愿意接受開放和通用標準和道德框架的供應商。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請勿轉載至外網或用于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