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利保護協會成立人工智能專委會,提升自主知識產權能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9月16日,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近30家國內人工智能相關企業代表當選專業委員會委員。百度集團專利事務部總經理崔玲玲當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崔玲玲表示,專委會將加強成員單位的合作,吸引更多企業專家加入;引導產業鏈聚集,同時提升產業鏈自主知識產權能力。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維野表示,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將廣泛搭建立足人工智能產業、跨界融合的交流平臺,在服務人工智能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兩個關鍵環節上下大力氣,推動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向縱深邁進,更好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崔玲玲表示,接下來,專委會將加強與政府、高校以及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在內的多元主體之間的合作,為成員企業打造多方面的知識產權服務網絡,建立知識產權生態圈。專委會還將積極主動配合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保護協會等各級部門的工作,為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競爭力和話語權、促進產業升級和融通創新貢獻力量。
隨后召開的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各位委員討論通過了《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工作規程》和專委會2021年工作計劃。
除按照工作計劃開展產業專利池構建、開展企業間專利合作項目、產業政策研究、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需求調研等工作外,專委會還將根據委員們提出意見建議,結合產業共性需求,考慮適時開展開源軟件知識產權、技術轉移轉化中的知識產權研究、人工智能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及舉證責任等方向的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工作,擴大專委會覆蓋應用領域,提高專委會委員主動性,加強委員所屬企業之間的合作,擴大中國人工智能知識產權的國際影響力,助力打造創新、開放、合作、共同繁榮的人工智能產業新局面。
據悉,由百度集團發起,百度、阿里巴巴、快手、螞蟻科技、美的、魅族、商湯科技等七家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企業已于9月2日在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礎上宣告建立人工智能產業專利池,專利池將以服務公益、服務社會為初衷,以引導專利創造,實現專利價值,加強專利保護,促進技術落地,打造產業生態為使命,致力于促進人工智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人工智能產業專利池的構建,能夠促進人工智能專利開放、許可,引導人工智能專利創造、運用、保護,降低人工智能行業研發成本,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能夠通過入池專利的有機組合,促進專利價值實現,探索專利多元化運營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專利集群在對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和談判、對內知識產權資源整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人工智能產業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編輯 徐超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