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幾艘航母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
我國先后從國外買來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號”改造服役,其他3艘都去哪了?
提起瓦良格號,還得從蘇聯講起。1985年,瓦良格號在烏克蘭動工,此時的蘇聯將建設航母視作為冷戰中獲取勝利的唯一途徑,畢竟,航母是所有常規武裝力量中最強的一個。可似乎蘇聯把這一切想的都太簡單了,要知道,建造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不是動動嘴就可以的。1991年,距瓦良格號開始建造已經過去6年,可此時進度還不到70%,很顯然,蘇聯是指望不上依靠航母來贏得勝利了。同年12月蘇聯解體,俄羅斯宣布獨立,瓦良格號的工程就此中斷。雖然接手蘇聯的俄羅斯也曾想過繼續建造航母,可當時國內亂象頻發,人才、資源也都寥寥無幾,最終還是移交給了烏克蘭。可這對于剛獨立的烏克蘭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塊燙手的山芋?
于是,烏克蘭開始從國際上尋找買家,并且很快就將目光鎖定在中國。但賣航母畢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美國害怕中國借機學到蘇聯建造航母的技術,便要求烏克蘭將航母中所有的零件拆除后再賣給中國。就這樣,在重重壓力下,直到2002年我們才開始對瓦良格號進行改裝工作。2012年,昔日的瓦良格號在我國的努力下被改造成了“遼寧艦”,正式服役。自加入中國海軍以來,遼寧號參與了多次訓練和任務。包括2013年南海進駐、2015年釣魚島周邊巡邏,并在2016年首次遠航到達夏威夷進行了國際巡航,可以說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重要戰略武器!那么除了遼寧艦,我國還購買過哪些航母呢?
其實,瓦良格號并不是我國買的第一艘航母,第一艘是從澳大利亞買的“墨爾本號”。不過在這騰哥要澄清一下,墨爾本號并不是澳大利亞本國建造的,他們也是從英國買來的,畢竟憑澳大利亞當初的科技和經濟能力,要想建造出航母,還是得修煉個幾年。當初,英國為了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來建造航母,希望可以以此結束戰爭,可曾想航母1943年開工,還沒等完事呢,1945年戰爭結束了。而彼時的日不落帝國,也都太陽落山了。這時,為了減輕財政負擔,英國一眼就看上了對航母感興趣的澳大利亞。
就這樣,兩國一拍即合,1949年澳大利亞成功將寶貝收入囊中,可沒過多長時間這艘航母就被人冠上了“災星”的稱號。自從墨爾本號來到澳大利亞后,他們的海軍不是撞上自己編隊中的驅逐艦,就是無緣出事故。更恐怖的是在一次軍演中還撞沉過一艘美國驅逐艦。這讓澳大利亞惶恐不安,這哪是什么寶貝,這簡直要命呀。最終,經不起折騰的澳大利亞決定以破銅爛鐵的價格出售墨爾本號,我國得知后派遣數名專家前往澳大利亞考察,最終花費3000萬美金買下,雖然這艘航母在澳大利亞眼中已成一塊廢鐵,但在我國眼中可是不可多得的寶貝,因為它是我國發展航母的第一塊敲門磚。
那前兩艘航母對我國都有著極大的貢獻,后兩艘是不是也是呢?你敢相信嗎?我國花天價從國外購買的航母,最后竟被改造成了主題公園?中國買的另外兩艘航母,一艘明斯克號,一艘基輔號。它倆都屬于蘇聯建造,咱們先來說說明斯克號。最初,這艘航母是被俄羅斯賣給了韓國,當時剛拿到航母的韓國可是高興了老長時間,因為同樣是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但在軍事實力上韓國和朝鮮是無法相提并論的,如果他們能一舉將航母改造成功,那就是有航母的國家了,這說出來多有面?
但你說巧不巧,剛好1997年金融風暴襲來,韓國經濟一落千丈,人民吃飯都是問題,還改什么航母?無奈之下,韓國只能將手中的明斯克號拱手讓人。就這樣,中國花費530萬美元成功買入明斯克號。但可惜的是,這艘航母并不符合我國戰略需求,最終將它改為軍事主題公園,供人觀賞。至于基輔號,它與明斯克號一樣都屬于輕型航母,最終改造成一座軍事主題公園,坐落在天津。據了解,中國正在積極開發第三艘航母,這已經成為中國海軍近年來重要的戰略構想之一,也進一步說明了中國追求海上強國地位的決心。在從前,美國在海軍實力上一家獨大,但時代已經變了,如今,中國航母是中國海上最有力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