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人工智能編程”之“舟”向未來 青島市信息技術學科人工智能與編程教學研討會在平度舉行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為進一步助力人工智能與編程教育在青島市的開展,鞏固與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努力打造高效課堂,10月22日,青島市信息技術學科人工智能與編程教學研討會在平度市張家坊中學舉行。青島市教科院信息技術教研員、各區市信息技術教研員和骨干教師參加現場會,全市信息技術老師通過網絡視頻直播觀摩了本次教學研討活動。
課堂展示
平度市崔家集鎮張家坊中學高曉東老師執教的公開課《Python語言編程——選擇結構if語句》,將相關知識設計成一個項目,用十一個課時完成。通過項目游戲引領學生開展編程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完善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編程的成就感。高老師引導學生逐層分析如何控制游戲人物移動,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if條件語句的使用方法,讓學生學會用編程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程調試,德育滲透自然,課堂達成度高。
平度市李園街道西關中學崔康老師老師執教的交流課《Python語言編程——變量》,通過一個魔術盒順其自然的導入新課,在授課過程中崔老師借助魔術盒帶領學生了解變量的命名規則,探索變量賦值特點,使抽象的知識更具有直觀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崔老師根據知識點有針對性進行分類講解,形成知識框架。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扎實地掌握變量的相關內容,為學生日后的編程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驗交流
平度市白沙河街道麻蘭中學王兆祎老師進行了題為《立足信息技術課堂內外,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經驗交流。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信息技術老師,王老師以自己的一堂課為例,向大家分享他多年的教學經驗:通過課前研究、集體備課,立足學情緊抓學生;借助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合作、比賽等方式實現高效課堂,展現信息技術課堂的魅力。
平度市李園街道門村中學劉勇老師進行了題為《立足信息技術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經驗交流。劉老師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他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些寶貴經驗。為了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就要學好各種知識、各項技能,有了強大實力的支撐,才能把握好每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