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即將投用!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1.8億元,占地約10畝,建筑面積約5000平方米,由算力平臺、軟件平臺和配套機房組成,包括數據中心、展廳、開關站共3棟建筑。建成后將為“東數西算”重慶集群提供多元化算力,成為西南區域算力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
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秉承全周期低碳、高效建設的理念,打造重慶首個應用“預制模塊化+鋼構+土建”三種建設方案于一體的混合建設樣板工程。其數據中心采用預制模塊化機房搭建,施工現場沒有塵土飛揚和雜亂無章的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和內部硬件設備經設計分割,全部在工廠預制,然后在現場就可像拼“樂高”積木一樣快速拼裝,全周期低碳建設,與同類規模工程比,施工周期降低了50%以上。
該創新中心的算力設備主要采用國產華為昇騰系列處理器,建成后不僅將為本地數字企業進行人工智能應用開發提供算力支持,且為西南區域算力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其中,中冶賽迪將負責數據中心智算平臺軟硬件的系統設計、采購供貨、集成調試等,并以中冶賽迪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中心的數字化基座,同時整合華為、特斯聯等多家人工智能企業的設備及算力資源,推動重慶先進計算產業聚鏈成群,加速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示范應用。
在智能產業發展道路上,西部(重慶)科學城搶抓“東數西算”戰略機遇,目前已先后引進光大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電子新創產業基地等一批百億級數字化產業項目,推動華為、騰訊、IBM、英特爾等智能產業頭部企業相繼落地,大數據產業集群效應初顯。
此外,今年2月啟動建設的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也經過6個月的緊張施工,目前已經進入了掃尾階段。建成后也將為重慶市在算力能力提升、算法研究、數據治理、應用資源集約化和服務化創新提供助力,更將為各行數字化升級好產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