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收縮戰線:并購領域踩剎車,關聯方業務已欠款約5億元!
碧桂園服務這家大膽有魄力、擅于收并購的物企于2022年8月24日發布2022年上半年財務報表。從這份中報中可以看到,頭部物企經營面上的暖意與寒意。
基本財務指標之上,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仍保持增長慣性,維持良好增速。
報告期內,碧桂園服務錄得營業收入為200.55億元,同比增長73.5%;歸母凈利潤為25.76億元,同比增長21.9%;歸母核心凈利潤為28.91億元,同比增長30.5%,相較之前,增速已經放緩。
這樣的經營業績,既不會刺激投資者的興奮感,也不會讓資本市場感到寬慰。當下,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偏好已經改變了。
過去業界總好于關注營收、利潤和增長,但現在,獨立自主活下去的首位度顯然更高,這也是碧桂園服務近期一直對外傳遞的信念。
在2022年8月24日舉行的業績會上,碧桂園服務管理層再度重申獨立性并適當調低業績指引預期,這與過去高歌猛進的論調有別。外部環境更迭,碧桂園服務也必然調轉船頭、收縮戰線,穩住基本盤的同時更好地活下去,這比其他任何都更重要。
收并購緩行
市場調整對于碧桂園服務而言,顯著的改變來自于收并購領域。
上市以來,碧桂園服務屢現大宗收并購,在本身在管規模已經足夠巨大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停下跑馬圈地的步伐,先后吃進了藍光嘉寶、富力物業等品牌物企。
但今年上半年,碧桂園服務在收并購領域踩下了剎車。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碧桂園服務僅有并購中梁服務這一單,耗資約31億元,增加在管面積3068萬平方米,與之前的并購單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與行業環境相關,也是碧桂園服務主動而為的結果。
在今年3月的業績會上,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李長江就表示,碧桂園服務大規模的收購時間已經結束了,但并不是不并購。今年的收并購可能不僅僅是住宅物業的收并購,會延伸到增值服務企業的收并購。
在中期業績會上,碧桂園服務首席財務官、聯席公司秘書黃鵬再度重申,規模的收購不可取,今年碧桂園服務也無大的關于物管合約方面的收購計劃。
不過,這不代表碧桂園服務不會動用這一手段。黃鵬說,碧桂園服務主要看中能力、補短板、強化優勢的方面,不會以追求合約和規模的增長來進行收購;此外,收購條件也會根據二級市場的情況,會更嚴格。
黃鵬坦承,對于收并購,碧桂園服務有經驗也有教訓,在收購的過程管理上一定也會更謹慎。
大規模收并購帶來的助益最直觀的體現是在管理面積之上。
今年上半年,除“三供一保”業務外,碧桂園服務物業服務收費管理面積增至約8.43億平方米,物業服務合同管理面積增加至16.08億平方米,是物企中絕對的老大。
但隨之而來的是整合問題,假若并購以后投后管理沒有跟上腳步,對物企的品牌力以及服務力,難以帶來正向的促進作用。
黃鵬表示,去年收并購的項目實際整合效果非常不錯,整體上股權收購的幾十家公司基本沒有商譽減值,今年上半年,根據商業減值測試模型,EBITDA的實現率都遠遠超過了邊際的安全線。
黃鵬還稱,股權并購回來的公司包括利潤、現金流回報、總管理規模和人效都有較大的提升,并能整合碧桂園服務的科技數字化管理運營的體系。此外,也為碧桂園服務增加了新的產品線能力,比如商寫綜合體就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提升基本盤
雖然碧桂園服務業績增長良好,物業服務也是一門輕資產且潛力大的生意,但房地產行業預期不改,物企也難以獨善其身。
正如碧桂園配股最終引發的卻是碧桂園服務暴跌,外界脆弱的信心總是很容易被擾動,這也是碧桂園服務管理層必須對外不斷解釋和強調的方面。
在業績會上,被問及關聯方問題時,黃鵬直言,現在大家都擔心關聯方的占款問題,碧桂園服務關聯方業務往來的欠款是正常的,大約5億元左右,相對營收規模占比很低,跟以往的規模相比也沒有顯著變化。
回應關聯方問題以后,回到核心業務的增長之上,碧桂園服務的謹慎也一覽無遺。
碧桂園服務執行董事兼總裁李長江就指出,今年上半年利潤增長未實現與收入的同比例增長,關鍵是疫情因素,因此業主增值服務等都不同程度受到了較大影響。
基于市場客觀環境的影響,碧桂園服務也調低了業績的增長指引。
黃鵬表示,碧桂園服務將適當調低全年指引預期,這是底線性指引而非目標指引。預計全年收入保持不低于40%的增長,核心利潤保持現在20%-30%的增長率。
“公司不唯一追求利潤,而是要追求社會責任,在現在的形勢和環境下,如果把利潤抓得緊緊的,可能會喪失一些機會,在居民消費、房地產投資放緩的情況下,也對業主和市場帶來一些壓力。”黃鵬認為。
這番表態,可以看到,碧桂園服務這家頭部物企不再僅倚靠規模的增長,而是更專注內生動力。畢竟,在其他行業的頭部企業喊出活下去之時,追求有現金回報的利潤增長,是當下所有企業的一致趨向。
展望未來,碧桂園服務仍然相信光明。
李長江總結稱,碧桂園服務仍然堅持既定的由追求規模增長轉向有現金回報的利潤增長;仍然堅持管理的靈活性和經營的屬地性相結合,不搞一刀切;仍然堅持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把服務放在首位,既抓服務也抓經營,同時依靠科技提升去實現效率的提升。
此外,碧桂園服務也繼續堅持人才戰略,提升團隊素質,把大學生、研究生作為未來團隊核心力量加以培養。李長江介紹,2022年,由碧桂園服務總部所招錄的大學生、研究生超過500人,是2021年的兩倍。
人才的流向一定程度上代表行業的趨勢。在高層次人才涌入這一賽道之時,物業服務這一輕資產長周期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下行之后迎來模式重構和價值回歸也并非不可能。碧桂園服務們,也必須為那時候做準備,為更長遠的未來而提前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