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打一字(夏時長是什么字)
謎底是日字。畫時圓,太陽畫出來是圓的。寫時方,日字寫出來是方形。冬時短,冬季日照時間短。夏時長,夏季日照時間長。所以謎底是日。
現在已停止夏時制了.
夏時制實施時間規定(夏令時)
我國解放前幾年在部分地區也曾實行過夏令時。1986年4月,中央有關部門發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夏時制的通知”,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鐘撥回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從1986年到1991年的六個年度,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1992年起,夏令時暫停實行。
1935年至1951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952年3月1日至10月31日。
1953年至1954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1955年至1956年,每年5月1日至9月30日。
1957年至1959年,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
1960年至1961年,每年6月1日至9月30日。
1974年至1975年,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1979年7月1日至9月30日。
1986年至1991年,每年4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2時起至9月中旬的第一個星期日2時止。具體如下:
1986年5月4日至9月14日,
1987年4月12日至9月13日,
1988年4月10日至9月11日,
1989年4月16日至9月17日,
1990年4月15日至9月16日,
1991年4月14日至9月15日。
現在已停止夏時制了.
除夏時制外,都屬冬時制.
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打一字。謎底是日
畫的時候太陽是圓的,寫的時候日字是方方正正的。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長。所以謎底是“日”字。
擴展猜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也可引申為蘊含奧秘的事物。 謎語源自古代民間,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它是古代勞動集體智慧創造的文化產物。作為古代廣大勞動非常喜愛的一種益智、休閑、娛樂活動。不僅在書面上廣為傳播,在口語中的流傳更為廣泛,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甚至幾十個謎語。
物體:太陽;漢字:日。“畫時圓”指太陽的形狀;“寫時方”指的是漢字;“冬時短夏時長”指的是因為地球的公轉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夏天的時候日長夜短,冬天日短夜長。
不是反義詞,是四個季節的名詞。
“冬”,讀音為dōng,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于會意字。“冬”的基本含義為一年中的第四季,如冬季、冬天;引申含義為敲鼓聲,如戰鼓冬冬。
在日常使用中,“冬”也常做名詞,表示最后。
“冬”,初見于商朝甲骨文時代。最早的字形是在一條繩子的兩端各打一個結,表示“終了”的意思。后來陸續在金文、楚系簡帛、秦系簡牘、說文中發現,“冬”字簡體版的楷書從《說文》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