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屬于哪個市(禹州是屬于平頂山還是許昌)
許昌平頂山市和許昌市都屬于河南省轄區,其中禹州市是許昌市境內的縣級市單位。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地處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潁河自西至東橫貫全境。禹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藥文化著稱。歷史上,這里是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五大名瓷”之鈞瓷的唯一產地,同時也是明清時期全國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鈞都”、“藥都”之稱。禹州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位列全國各項綜合實力百強。禹州市境內現存地面歷史文化遺存2420處,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擁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1989年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為“陶瓷文化之鄉”和“大禹文化之鄉”,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2011年被命名為“陶瓷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榮膺“中原瓷都”稱號。2014年10月,禹州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
具茨山,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與新鄭市、新密市三市交界處,屬于伏牛山余脈。具茨山綿延40余公里,在禹州境內最長,其他部分屬于新鄭市和新密市。 具茨山系自禹州市萇莊鎮北部的薈萃山起首,蜿蜒東南,在淺井鎮的北大鴻寨山分為兩支:一支經無梁鎮延續出禹,在新鄭、長葛兩縣交界消失;一支經無梁鎮西部、朱閣鎮、郭連鎮入許昌市。
禹州市和許昌市都屬于河南省轄區,其中禹州市是許昌市境內的縣級市單位。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地處伏牛山余脈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潁河自西至東橫貫全境。禹州市被譽為華夏第一都,以鈞瓷文化、大禹文化、中醫藥文化著稱。歷史上,這里是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五大名瓷”之鈞瓷的唯一產地,同時也是明清時期全國四大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鈞都”、“藥都”之稱。禹州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位列全國各項綜合實力百強。禹州市境內現存地面歷史文化遺存2420處,位列全省縣級市第一;擁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1989年被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為“陶瓷文化之鄉”和“大禹文化之鄉”,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2011年被命名為“陶瓷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榮膺“中原瓷都”稱號。2014年10月,禹州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2. 許昌:又稱蓮城,位于河南省中部,轄1個區、3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4996平方公里,2014年底總人口487.1萬,常住人口為431.5萬人。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許昌地處“中原之中”,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許昌候機樓建成投用,“四站一港”零距離換乘中心基本建成,集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為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初步形成。
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簡稱“鈞”,古稱陽翟、鈞州、潁川,別稱夏都、鈞都、藥都,河南省轄縣級市,許昌代管;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原城市群南緣的中心城市;是河南省批復確定的中原經濟區西南部區域性副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中醫藥集散和加工、陶瓷研發、先進制造業基地。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5個街道、19個鎮,2個鄉;總面積1469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109782人。2022年,全年生產總值完成926.9億元、增長2.7%。
夏都辦事處下轄廣場、南關、御史坊、宋莊、五里、殷村、華莊7個村(居)民委員會。大體來說中心城區就是潁河大街廣場附近、南關發發超市附近、然后往南一直到南五里,往西南到五高、華莊。道路方面基本上有潁河大街、遠航路東段、夏都路、禹王大道西段等,現在的小區裕華園、未來首府這些屬于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