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只知更鳥 《追風箏的人》
文 | 棄疾子 · 主播 | 素年錦時
十點讀書簽約作者
大家晚上好呀,我是梅也~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那么一本書可以作為人生燈塔一般,那一定是美國作家哈珀·李的《殺死一只知更鳥》。
《殺死一只知更鳥》自1960年發表以后,不僅被搬上了熒幕,還獲得了普利策獎,更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世界范圍內售出超過三千萬冊。
這個故事,即使放在現代社會,也讓人憤憤不平:
黑人湯姆·魯濱遜被人誣告強奸罪,辯護律師阿蒂克斯·芬奇盡管握有湯姆不是強奸犯的證據,并全力為起辯護,都無法阻止湯姆被扣上罪名后死于亂槍之下。
雖然距離小說發表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至今讀來,小說里的人物還歷歷在目,它更傳揚著我們無比珍惜的品質:善良、勇敢、寬容。
難怪不少人在閱讀后評價:
沒有讀過這本書的人生跟讀過之后的人生,真的很不一樣。
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梅科姆鎮上有位善良、樂于助人的黑人,名叫湯姆·魯濱遜。
為了維持生活,湯姆在一家白人的地里干農活,每天去工作他都要路過尤厄爾家門前的那條路。
鮑勃.尤厄爾是有名的酒鬼,他有8個孩子,其中最大的女兒馬耶拉·尤厄爾,已經19歲。
一次偶然,湯姆下工路過尤厄爾門前,馬耶拉借著請他進來幫忙的理由,引誘湯姆親吻自己。
湯姆手忙腳亂地推開馬耶拉,撒腿就跑。這時,鮑勃.尤厄爾喝的醉醺醺的回來了,女兒勾引湯姆的一幕剛好被他瞧見。
鮑勃發了瘋,對著馬耶拉一頓暴打,并威脅她一起污蔑湯姆。
為了掩飾事情的真相,也為了避免自己遭遇鎮上白人的鄙視,馬耶拉指控湯姆侵犯并打傷了她,以消除自己的罪證。
即使湯姆的無辜顯而易見,白人那一直對黑人持有的種族偏見,讓陪審團選擇無視證據并判定湯姆有罪,最終導致絕望的湯姆越獄被槍殺。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對人產生偏見:
“女司機上路,這不是禍害人嗎!”
“這個人居然有紋身,他肯定不是個好人。”
“穿成這樣出門,一看就知道不檢點!”
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做“證實性偏差”:
它是指當我們先入為主地接受或形成某種觀點時,就會帶著主觀的觀念,下意識地去排斥那些和你觀點相悖的現象,從而以自我的角度和臆斷的情由得出一個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實或真相。
人心中的偏見是一座大山,哪怕被誤解之人一直努力證明自己,也逃不過被咒罵、被傷害的命運。
可是有時候耳聽不一定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偏見的可怕遠勝于無知。
偏見就像一堵墻,阻礙了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更把你禁錮在固有的框架中。
如果一個人注定只會用偏見和歧視的目光來觀察世界,那他將永遠都看不到世界的真相。
而當你放下偏見,尊重客觀事實,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才能擁有多姿多彩的人生。
勇敢,是一往無前的堅持
在這場誣告案中,湯姆的辯護人,白人律師阿迪克斯同樣飽受非議。
梅科姆鎮上白人居多,湯姆和鮑勃的官司根本沒有一絲勝的希望,所以即使正直如阿迪克斯,下定決心為湯姆辯護時,也需要莫大的勇氣。
消息傳開,小鎮上的一些人極力地阻撓阿迪克斯的工作,但阿迪克斯并沒有在意,他繼續搜集著證據,為湯姆洗刷冤屈。
人們沒有放過阿迪克斯,這日,杜博斯太太又為了阿迪克斯替黑人辯護一事,辱罵阿迪克斯一家,激怒了兒子杰姆,一氣之下,杰姆不顧父親的叮囑,毀壞了杜博斯太太心愛的山茶花。
阿迪克斯讓杰姆給杜博斯太太賠罪,杜博斯太太提出讓杰姆每天下午給自己念書,并且借機時不時地奚落杰姆,繼續用惡語抨擊阿迪克斯。
兄妹倆不理解,為什么即使整個鎮子上的人都像杜博斯太太一樣,對阿迪克斯的決定抱著如此惡劣的態度,阿迪克斯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直到杜博斯太太去世之后,阿迪克斯教育杰姆的一段話,清晰地表達了他真正的信念:
“我想讓你見識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是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手里拿把槍就是勇敢。
勇敢就是,在你還沒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注定會輸,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并且不管發生什么都堅持到底。一個人很少能贏,但也總會有贏的時候。”
阿迪克斯的話讓人熱血沸騰。
人生在世,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各種阻礙,這個時候,擁有直面阻礙的勇敢格外重要。
而真正的勇敢并不是純粹的魯莽,而是抱著非做不可的使命感,一種哪怕知道自己會輸也依然堅持到底的決絕。
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就像曾對世界充滿幻想,熱愛生活的我們,在認清生活并不那么美好后,卻依然熱愛世界,熱愛生活,并且為了更美好的明天奮斗。
擁有這樣的勇敢,雖敗猶榮。
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西塞羅曾說:“教養之于心地,猶如食物之于身體。”
的確。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從他生活中的枝節末葉中就能看出來。
阿迪克斯的教養首先體現在尊重別人上。
當孩子們對怪人拉德利和他的幽宅感到好奇并一再偷偷窺探時,阿迪克斯都會出來制止。他告訴孩子們,要尊重別人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不應去打攪他;
作為一個高貴的白人,在聽到斯庫特稱為黑人為“黑鬼”時,溫和地糾正道:“斯庫特,不要叫‘黑鬼’,那是個蔑稱。”
甚至在兒子杰姆報復了,惡言惡語侮辱阿迪克斯的杜博斯太太后,嚴肅地警告兒子這樣對待一個生病的老太太是不可原諒的。
阿迪克斯無疑是一個高層次的人,他深知:
當別人和你觀點不同羞辱你的時候,你不要因此喪失自己的教養,你還是應該尊重他們,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認識來理解世界。
阿迪克斯的教養其次體現在善良上。
他是一個隱藏著的神槍手,但他從不認為這是一件應該自豪的事,相反,在他看來用槍是一件對其他生命不公平的事,因為當槍端起的那一刻,人就擁有了“超越大部分生物的才能”。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必定是善良的,對他們而言,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善待。
而他們也會時時刻刻體貼他人,沒有成見的為他人著想。
有教養的人,永遠自帶治愈他人的屬性。
其實教養說起來很大,但做的其實都是小事,真正的教養無需多言,它是懂得尊重,是內心的善良,更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體面的做人。
教養是天生的,它無關于身份、學識、財富,它不是別人制定的道德約束,而是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對全世界的敬畏與尊重。
那些有教養的人,正偷偷溫暖著整個世界。
電影《熔爐》中有這么一段話:“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還把《殺死一只知更鳥》奉作經典,并不是要對人性失去信心,而是在這個的故事里面,有太多我們的縮影。
生活在這個時代里,很多的時候我們都不得不置身社會的大染缸中,身不由己。
可生而為人,我們都與眾不同,與其隨波逐流,不如豐富自己。
做一個勇敢的人,在經歷了歲月的磋磨以后,依然能夠堅持心中所愛,哪怕它遠在天邊;
做一個有修養的人,知人不評人,看透不說透,堅守內心,保持清醒,溫和地對待生活,寬容地對待著他人;
做一個善良的人,心懷憐憫,摒棄偏見,不讓自己在濁世中失去應有的顏色,更不讓良知在混亂中泯滅。
世事易改,愿你初心不變,一往無前。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