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歌歌詞諧音漢語(朋友的酒最后一句諧音)
《朋友的酒》引用了《祝酒歌》的最后一句。朋友們歡聚一堂共同干一杯哎,賽勒爾外東賽哎。歡聚一堂共同干一杯哎賽勒爾外東賽哎。譯文是:金杯裹斟滿了醇香的奶酒,朋友們散聚一堂共同來斡一杯。
祝酒歌蒙文版歌詞諧音:阿丁 唷 洪達干 丹,阿薩如勒滿 賽恩,賽路爾 外冬 賽恩,阿哈 都 他 那兒 太 干,耐爾蘭 索亞 嚯 嚯,賽路爾 外冬 賽蒙袞 唷 洪達干 丹咩勒咩路勒棉 賽恩,賽路爾 外冬 賽恩蒙曲 唷 他 那兒 太 干耐爾蘭 索亞 嚯 嚯賽路爾 外冬 賽恩
不要口水歌,不要口水歌,不要口水歌。重要的事說三遍!請大家不要誤解,我的意思并非口水歌不好,只是它會摸平或減少器材的差異,無法體現出器材的真實差異,不特別適合于試音而已。
什么是口水歌呢,也就是所謂的國產(含港澳臺)經典歌曲翻唱發燒人聲,這類唱片的特點就是味精特多,差一點的音響放都好聽,但如果你器材足夠好,反而可能不好聽了。原因很簡單,好音響的分析力和均衡度能讓它把味精多少都給你分析出來了。
具體我就不點名了,!因為很多燒友都喜歡聽,就連自己也不能免俗,偶爾也會聽一聽--那些歌曲很經典,演唱水平也不錯,錄音也好,只是味精多而已。
正經回復,那人聲推薦些什么呢?可以推薦的太多了,拿俺喜歡的天碟來說(不是俺崇洋媚外,而是它們是真的好,不僅好聽,錄音也非常的棒!味精少,試音非常合適)。
女聲推薦Norah Jones, Lisa Ekdahl, Diana Krall, Dianne Reeves, Margaret Whiting, Sarah Brghtman
男聲的話,推薦Willie Nelson, Alan Jackson, Julio Iglesias, Jim Reeves, 玉置浩二等
當然,其實這些都不是很難放。真正可以輕松試出好壞的人聲是古典歌劇,隨便來首今夜無人入眠,或者是茶花女里面的祝酒歌,都是可以讓音箱好壞立分的(你喜歡不喜歡是你的事,有用才是最好的)。如果來段女武神,能搞定的音箱都是hi-end級別的了。
"茶花女飲酒歌"的歌詞諧音有:1. 茶花女音樂高,飲酒歌聲嗨。2. 描繪女子心醉,品酒聲聲哦。3. 茶花女翩翩舞,酒杯對歌多歡樂。4. 玫瑰與茶花,飲酒歌聲洋溢。5. 酒杯叮咚,茶花女舞蹈飄逸。6. 詩情畫意,茶花女飲酒歌悠揚動聽。7. 歡歌笑語,茶花女飲酒歌充滿情調。8. 佳人美景,茶花女飲酒歌聲樂意盎然。
蒙古族
現有人口4806849 人.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余分布在的東北、西北地區.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于傳奇色彩的民族.被譽為“草原驕子”.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學.蒙古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維族
維族是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維”是維吾族的自稱,是“團結”或“聯合”的意思.歷代史書上的“袁紇”、“韋紇”、“回紇”“回鶻”都是維族的不同音譯.蒙古汗國以后,回鶻澤稱“畏”、“畏兀兒”.24年(1935年),新疆省定為“維 ”,沿用至今.
維族是新疆的主體民族,遍布全疆,大部分居住在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蘇等地州,天山以北的伊犁地區和其他各地州也都分布有維族人,據一九九八統計表明,全疆有維族1600萬人,占總人口的47%,人口居全疆各民族第一.維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維文.維文共有36個字母,是從右向左寫的.由于民族之間長期頻繁的交往和學習,新疆許多維族人兼通漢語和哈薩克語.
維族群眾信仰教,教對維族的思想意識和生活影響很大.維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于我國北方和西北貝加爾湖以南、額爾齊斯河和巴爾喀什湖之間的“丁零”.后來“丁零”又被稱為“鐵勒”、“赤勒”或“敕勒”.由于他們使用的車輪高大,又被稱為“高車”.8世紀改回紇為“回鶻”.9世紀中葉,大部分遷到西域,西遷后定居西域的回鶻,既融合了兩漢以來移居這里的漢人,他們同原來就居住在南疆廣大地區操焉耆、龜茲、于田語的,以及后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長期相處,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族.
苗族有739萬多人,主要聚居在貴州省的南部和湖南省的西部.云南的苗族有89.6萬余人,主要分布在文 山、紅河兩個自治州和昭通地區.大多數苗族是從明代以后從湖南、貴州遷入云南的.
苗族
苗族的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湖南洞庭湖和沅江流域一帶,從事漁獵和農業生產.后經過歷 代不斷地遷徙進入西南地區.苗族自稱“蒙”,云南的苗族有八個冠以“蒙”的自稱單位,解放后統一稱為苗 族.苗族居住分散、支系較多,有青苗、花苗、白苗、獨角苗等.
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層,故名 “百褶裙”.衣裙上面繡制的各種圖案,古色古香,異彩紛呈.婦女擅長紡織、刺繡、蠟染、工藝十分精湛.
苗族歷來以能歌善舞聞名遐邇.苗族的歌曲調較多,如質樸莊重的古歌,豪邁奔 放的飛歌,纏綿動聽的情歌,還有酒歌,喪歌等,無不各具特色、韻味無窮.每年農 歷5月5日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節日,屆時男女青年歡聚對歌,選擇佳侶,并舉行吹蘆笙、跳蘆笙舞、踩鼓、爬花桿等活動.
壯族
截止1990年人口為1548.963萬人.
主要分布在廣西(占該族總人口的90%以上),主要聚居區在南寧、百色、河池、柳州四個地區.云南、廣東、貴州、湖南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