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保查詢 上海社保12333官網
上海市檔案館查檔窗口。
■勞動報首席記者 羅菁 文/攝
本報訊出生、入學、就業、結婚、退休、養老……伴隨市民一生的,有許多信息憑證,別看這些憑證平時并不起眼,但萬一遺失了又要派用處,那還真可能讓你急得“直跳腳”。
近日,記者從上海市檔案局了解到,從2010年至今,本市檔案部門著力構建一張便利百姓、惠及民生的檔案為民服務網絡,已有包括婚姻登記、獨生子女證、知青上山下鄉、工傷認定、人才引進審批等25類民生檔案實現全市“館社查詢”,老百姓不僅可以到就近的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找檔案,更可以通過“一網通辦”和“隨申辦”實現“指尖可查”。
婚姻登記檔案
查詢量高居榜首
“檔案”這個詞,曾幾何時,對于老百姓充滿了神秘色彩,如今越來越多的檔案面向市民開放。截至目前,上海已經有25類民生檔案可查閱,其中就包含了婚育、學籍、勞動就業等許多老百姓關注的對象。
哪一類檔案受關注度最高?上海市檔案局業務指導處副處長胡正秋告訴記者,2022年全年民生檔案的跨館辦件量約為17.5萬件,其中婚姻登記檔案、獨生子女證檔案和知青上山下鄉檔案的查詢量占比達到了8成,而婚姻登記檔案是其中妥妥的“王者”,僅其一種的查詢量就達到了總數的70%。
為何婚姻登記檔案的查詢量如此之大?胡正秋分析,這主要還是與該信息憑證的重要性相關。當前,在結婚、離婚、買房、落戶、遺產繼承等諸多環節中,都可能需要提供婚姻登記的證明,然而不少市民或因歲月長久,或因搬遷動遷,手中當初的結婚證、離婚證早已遺失。 “婚姻登記檔案是最早向市民開放查詢的民生檔案之一。”胡正秋表示,目前上海市檔案部門已與浦東、普陀、閔行、寶山、金山等區的婚姻登記中心實現數據聯通,市民去婚登中心咨詢時就可辦理檔案證明。
小小一紙檔案證明
解決急難愁
“不止一次,我們看到市民焦急萬分而來,最終如釋重負地離開。”上海市檔案館利用服務部吳夢玥告訴記者,很多民生檔案是重要信息憑證,可因為種種原因,手中保管的原件遺失了,一旦遇上需要提供證明時,檔案部門就成了老百姓希冀的對象。
從“能夠辦”到“更好辦”。如今,全市300多個民生檔案“全市通辦”查檔窗口,不僅可以“即辦即取”,可查詢檔案種類也已涵蓋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領域,可利用目錄數據近2000萬條。市民從過去的一次次往返、一次次找檔案,轉變為“只要進一扇門”“只需要跑一次”。
2018年,上海檔案部門整合民生檔案信息資源,第一批整體接入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2020年初,又登錄手機端“隨申辦”,成為首批“零材料”“零跑動”服務事項。市民只需點開一個網頁,打開一個小程序,就能快速提交查檔申請,獲審核通過后,過一兩天檔案材料就會寄到市民手上,真正實現“不見面辦理”“一次都不用跑”。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上海市民熟悉的民生檔案“一網通辦”,在長三角檔案人的協同努力下,打破行政壁壘、共享信息資源,創設為“異地查檔、便民服務”,覆蓋三省一市345家檔案館,正式走進了面向長三角老百姓的公共服務菜單。截至2022年底,上海及長三角民生檔案查詢服務,累計線上線下接待群眾超過85萬人次。
2018年9月6日,虹口區檔案館為溫州市民林先生查詢到他本人在上海市行知藝術師范學院學習期間的成績單,這是長三角地區完成的第一例民生檔案“異地查檔、便民服務”。
每年增加
全市通辦檔案1至2種
就在本月,上海市檔案局最新宣布,262萬余件時間跨度為2008年-2021年的上海市《出生醫學證明》電子證照檔案已入館,市民如有需求,可進行查詢。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上海民生查檔的便利性在不斷增強,范圍也在不斷擴大。根據上海市檔案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顯示,本市強化檔案服務民生,健全重要民生檔案接收進館機制。建設統一規范的民生檔案數據標準體系。每年增加全市通辦檔案1至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