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恢復刪除的文件 刪除的文件如何恢復

                      導讀來源科技日報圖片來源DBMS Internals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偶爾會出現這樣的經歷辛苦下載的資料文件一不小心被誤刪,又或者正奮力在鍵盤上敲打,電腦突然黑屏。 遇見這種情況,先不用著急,因為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來源:DBMS Internals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偶爾會出現這樣的經歷:辛苦下載的資料文件一不小心被誤刪,又或者正奮力在鍵盤上敲打,電腦突然黑屏。

                      遇見這種情況,先不用著急,因為真正的數據還在電腦里。

                      想要找回被誤刪除的文件,首先要了解下,電腦文件在我們點擊刪除后,到底跑哪兒去了?

                      電腦文件是如何進行保存的

                      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幾個概念。

                      電腦包括操作系統在內的所有文件都存儲在硬盤上。而一般來說,無論哪種機械硬盤,都是由盤片、磁頭、盤片主軸、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磁盤在格式化時被劃分成許多同心圓,這些同心圓軌跡叫做磁道。

                      所有盤面上的同一磁道構成一個圓柱,通常稱做柱面,每個圓柱上的磁頭由上而下從“0”開始編號。

                      操作系統以扇區的形式將信息存儲在硬盤上,每個扇區包括512個字節的數據和一些其他信息。一個扇區主要有兩個部分,存儲數據地點的標識符和存儲數據的數據段。

                      了解了上述的概念,我們簡單描述下文件讀寫的過程。

                      首先操作系統將文件存儲到磁盤上時,按柱面、磁頭、扇區的方式進行,即最先是第一磁道的第一磁頭下的所有扇區,然后,是同一柱面的下一磁頭。以此類推,一個柱面存儲滿后就推進到下一個柱面,直到把文件內容全部寫入磁盤。

                      文件的刪除過程是怎樣的

                      現在我們知道了文件讀寫的大致原理,接下來就開始說說今天的正題——文件刪除。

                      文件存儲的物理形式就是把一些二進制數據保存在磁盤上,如果我們要刪除某個文件,就像我們寫作業用橡皮擦或者涂改液擦抹掉已有的文字一樣。

                      但是要知道,電腦文件的讀寫首先是高速和頻繁的,拷貝一部電影,一般至少都要十幾秒起,反過來想想,假如要刪掉硬盤里的某部電影,如果按照涂改液修改作業的原理,我們得用新的數據覆蓋它,如果是這樣,豈不是刪個電影都要幾秒鐘起,這樣無論是對計算機本身還是電腦用戶而言都是不合理的。

                      所以,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如大家常用的windows10)一般刪除文件只是刪除對文件的引用,把文件曾經所占的磁盤物理空間在邏輯上釋放出來。后面如果有新的數據存儲,直接在此基礎上進行覆蓋就好了。所以到這里,我們應該清楚了一點,如果你的文件意外刪除或者損壞等,請馬上停止任何寫入操作。

                      在硬盤上,都存儲著一張文件分配表FAT,該表記錄每個文件存儲在磁盤的具體地點,我們可以理解成新華字典的目錄一樣,寫明了每個字對應所在的頁碼,FAT的作用也大致如此。

                      我們在刪除文件時,操作系統只是修改了這個文件的文件名的前兩個代碼,同時在與之對應的表中文件名稱做上了刪除標記。

                      對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成硬盤上這個文件區域被打上了“拆遷”標記,并在地圖上抹掉了它存在的坐標,但它其實還在那。

                      在我們需要新的空間進行存儲時,任何被打上“拆遷”標記的區域都可以用于存儲新的數據,即被新數據覆蓋。

                      那么自然地,只要存儲原來文件信息的扇區沒有寫入任何新的數據,所有的原文件內容依然存在。

                      所以,至此我們清楚了:電腦中刪除掉的文件,在沒有被新的數據覆蓋之前,依舊存在于你的硬盤上。

                      已刪除的文件是否可以恢復

                      到這里我們已經差不多了解了文件刪除的大致情況,是否可以逆推下文件恢復的原理呢?

                      其實很簡單,文件恢復的思路就是查找分析磁盤上的文件頭,找出其中做過刪除標記的文件并嘗試重寫其被改寫的兩個代碼,進而進行數據恢復。

                      目前市面上文件恢復軟件的原理大致一樣,區別是它們對文件頭的掃描以及恢復分散存放的文件數據能力不同。

                      如果想要真正刪除掉某個文件,應該怎么做呢?你可以通過專業工具軟件在刪除的文件區域全部寫入二進制中的0,又或者可以手動用其他垃圾文件進行覆蓋硬盤操作。

                      (據微信公眾號“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劉同林”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