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化工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一本還是二本
來源:【未來網】
2月28日,沈陽化工大學召開2023年度賦權工作會及新學期科研工作布置會。學校校長許光文出席會議,學校賦權工作組全體成員及各學院、研究院(所)科研副院長參加會議。會議由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張建偉主持。
賦權工作會上,科研院副院長謝英鵬介紹了學校賦權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和2023年工作計劃。自2021年學校開展賦權試點工作以來,在學校賦權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的規劃部署下,賦權工作組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操作流程、主動服務引導,相繼出臺了學校賦權試點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及負面清單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制定了標準化賦權協議。截至目前,學校首批38項賦權科技成果已實現轉化15項,轉化率達到39.5%。2023年,學校賦權工作將繼續走深走實,完成第二批70項成果的賦權工作,并加強已賦權科技成果的推介工作,力爭試點期內賦權成果的總轉化率達到30%以上;同時,2023年是學校賦權試點工作的收尾之年,要總結凝練學校試點工作經驗,并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在省內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賦權推廣工作。
賦權工作組按照學校賦權工作流程,根據學校賦權工作方案、實施細則和負面清單等文件規定,集體審議了涉及化工、材料、生物醫藥、機械、電子信息等領域的第二批擬賦權科技成果的申請材料。經現場表決,賦權工作組形成了對第二批申請賦權成果的審議決議。
賦權工作組組長、校長許光文作總結講話。他指出,在學校賦權工作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和賦權工作組的努力工作下,2022年學校賦權試點工作取得顯著進展;首批賦權成果轉化率近40%,充分體現了賦權對學校成果轉化的正向激勵作用。他表示,賦權試點工作是國家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目的是突破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為科研人員從事科技成果轉化“保駕護航”,讓科研人員吃下“定心丸”、安心謀轉化。他指出,學校能夠被遴選為國家首批40家賦權試點單位,既是國家賦予學校的重大任務,也是學校實現騰飛發展的重要機遇;要充分利用賦權試點政策,將學校具有轉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能賦盡賦,充分調動起科研人員從事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帶動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科研進款等顯性科研指標顯著增長。他強調,2023年,學校賦權工作組要繼續加強工作,推動學校賦權試點工作走深走實、全面完成賦權試點工作各項任務;科學技術研究院作為賦權工作組的牽頭部門,要做好統籌安排和組織協調工作,保障賦權試點各項工作任務按步驟、按節點圓滿完成。
科研工作布置會上,科研院院長張建偉首先介紹了2022年全校科研工作情況。他指出,在學校高峰學科研究院(所)、各學院努力工作和學校教師頑強拼搏下,學校2022年科研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先后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縱橫向項目立項金額和科研到款保持高位運行,學會協會工作持續突破、學術交流日益活躍。接著,張建偉介紹了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目前申報情況。他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數量是學校科研工作的重要顯性指標,是學校科研水平的直接體現,各研究院(所)、學院應進一步加強工作,鼓勵動員教師能報盡報,科研院將做好基金申報的服務保障工作。隨后,張建偉介紹了2023年度學校科研指標分解情況。他強調,學校科研指標分解充分考慮了校內各研究院(所)和學院的差異性,為各研究院(所)和學院設置了較為合理的因子系數。他表示,科學技術研究院將繼續做好科研管理和服務工作,配合各單位順利完成2023年度科研指標。
許光文作總結講話。他對新學期科研工作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進一步深化學校科技體制改革,以改革激發活力、以服務激發潛力、以政策激發動力。通過構建高效務實的科研管理和服務體系,推動學校科研工作再上新臺階;二是進一步加強橫向課題研究,鼓勵學校教師走出去,深入企業尋找研究課題,要樹立“企業難題就是研究課題”意識,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上,要爭取學校科研經費跨越式增長,保障學校高水平博士單位建設;三是進一步加強學校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既要多措并舉、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又要立足學校現有人才資源、自主培養科研人才,特別是要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加強青年教師培養,要讓青年科研人才盡快脫穎而出,成為學校科技創新主力軍。(通訊員:沈陽化工大學 田甜)
本文來自【未來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