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的意思 以逸待勞打一數字
導讀三十六計·第四計 以逸待勞【原文】困敵之勢,不以敵;損剛益柔。【譯文】要使敵人處于困難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34;損 剛益柔34;的辦法,令敵由盛轉衰,由強變弱。網絡圖片【講解】此計名
三十六計·第四計 以逸待勞
【原文】
困敵之勢,不以敵;損剛益柔。
【譯文】
要使敵人處于困難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是采取&34;損 剛益柔&34;的辦法,令敵由盛轉衰,由強變弱。
網絡圖片
【講解】
此計名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34;以近待遠,以佚(同逸) 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34;在兩軍對壘時,逸者勝,勞者敗。所以, 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使敵勞,使己逸,這是掌握作戰主動權、伺機殲敵的 法寶。
以逸待勞之計有三種含義:
(1)養精蓄銳。足夠的兵力是殲敵的必要條件。在自己的兵力尚不足以 擊敗敵人時,要盡量避免與敵直接交戰,在退守中擴充力量,一旦抓住有利 時機,便英勇出擊。
(2)疲敵勞敵,在敵人力量比較強大、氣勢比較兇猛之時,為減少不必 要的犧牲,應采取誘敵深入、疲敵勞敵的戰術,使敵人體力疲憊、士氣低落, 再后發制人,一舉破敵。
(3)等待時機。時機不成熟時要善于等待時機,可以采取退避三舍、虛 于應付、慢火煎魚、故意拖延等辦法與敵人巧妙周旋,時機一到,轉守為攻, 一鼓作氣消滅敵人。時機不成熟不動如山岳,時機一到動如脫兔。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原華”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