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5個必去景點 平遙旅游一日游攻略
文|錢子琴
2020年11月12日晚上,我們住平遙古城,13日早飯后我們游覽平遙古城。7點多景區的擺渡車把我們從北門送到城內,下車后開始游覽。
說實話,用一上午的時間游古城,就是走馬觀花。旅游攻略介紹,平遙古城至少有五個景點必游:一是爬上城墻俯瞰全城。二是游縣衙府。三是逛文廟。四是參觀城隍廟。五是參觀日升昌票號。
我們游覽了上面其中四個景點就已經是中午12點多了,因為下午還要趕往五臺山,日升昌票號就沒去成,也許旅游公司就沒有把此景點列入必游之列。
作為在金融系統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來說,不得不說這是一大遺憾。日升昌票號被人們稱為“中國銀行的鄉下鼻祖”,是中國金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即使到現在對于金融經營管理也仍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以上這些都能從網上了解到的,我不再贅述。我就說說我來到平遙古城的吃、住、行。
先說說住。在來古城的路上導游就對大家說:“既然咱們住古城,就要體驗一下古城特色,你們所住的房間的床,不是現代標準間的床,而是炕,炕非常寬敞,有誰不喜歡睡炕,可以改換為床。”
12號晚上七點多我們到達平遙古城,住在離古城北門很近的一個酒店,門樓就像王家大院老二家的樣式,門口上方也有“凝瑞”二字,門口兩邊也分別放有兩只小獅子。
進得院子,北、西、東三面分別是一個二層小樓,院子里房子建筑模式就像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里面的樣子,樓上一圈掛滿了紅色燈籠。
我們跟房東來到了有炕的房間,炕占了房間一多半的面積,電視機掛在炕的一頭的墻上,其他設施與普通賓館差不多。
所謂的“炕”,并不是我們理解的傳統意義上的土炕,炕和床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一個大通鋪,能睡四個人。“炕”的前臉中間象征性的留了一個灶門兒。我翻開褥子看下面,鋪的是一層三合板,感覺三合板的下面就是一個木架子支撐著,炕的外沿兒,從這頭兒到那頭兒,有一整條長方體木頭固定。
同事說躺在上面太硌人,她想用自己的棉襖當褥子鋪在下面,又感覺不妥,她說:“湊合著吧!”不一會兒她就睡著了。
其間我和房東聊了幾句,我問,在她家睡炕和睡床價格是否一樣?房東答:“不一樣,睡炕貴一些,節假日比平時貴一些,散客比組團的貴一些。”她的回答正好與我和同事的理解相反。
我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到了該睡的時候也就睡著了。
再說說吃。旅行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到了不同的地方,品嘗一下當地的傳統小吃,我們也不例外。
在車上導游先入為主地對我們說:“到了平遙我會給你們推薦一家飯館,他們家做的菜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建議你們不要吃這兩樣,一個名叫‘栲栳栳’,另一個名叫‘碗脫’,它們不是菜,而是一種面食”。
坐大巴就要到所住的酒店時,導游往窗外一指,說:“就是這家飯店,好吃不貴,你們可以過來品嘗一下。”
我們放下行李,直奔那家餐館,估計是導游推薦的原因,等我們進去,已經人滿為患了,飯店的人說需要等。我們幾個都餓了,也有些懷疑導游的推薦,出來去找下家。
在同一街角的另一家飯店門口,有攬客的人把我們引進屋內,這家比剛才那家室內要高檔些,門口對著的一整面墻掛滿了菜譜圖片,上面標有:平遙108種地方特色菜肴。
墻上菜譜圖片明碼標價。因為中午飯我們是在路上解決的,晚上就想吃些青菜,為了“避雷”我們點了一個杏仁拌野菜,一個炸蘑菇,一個炸青菜丸子,還想吃個特色菜,斟酌了一下就又點了一個:雞蛋炒拔爛則。最后要了一個特色的湯,湯名叫:晉中特色油茶。
因為有兩人正在減肥,晚上不太吃東西,所以“四菜一湯”也就夠了。
那個名叫“雞蛋炒拔爛則”的菜,因為菜名讓我們很好奇,圖片顯示滿滿一大盤,有大量綠色蔬菜和黃色的雞蛋組成,上面又點綴了紅色的辣椒,甚是誘人。
最先上來的是那個油茶,要的是咸味的,趁熱乎兒,每人盛一小碗兒,里面放了黑芝麻,有點淡淡地清香。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喝小米稀飯和玉米粥過來的,兩天沒喝湯了,沒等其他菜上桌,那一大碗油茶就見底了,其實此油茶和我們當地的油茶別無二致。
接著那四個菜相繼上桌,其中有一盤就像我們在家吃的綠豆芽燜餅條,無論味道和色澤。我們問服務人員那盤菜的菜名,服務員答:“不知道。”問老板娘,答:“拔爛則。”我們幾人幾乎異口同聲地問:“確認沒上錯菜?”老板娘答:“沒錯。”
因為此盤菜未標注價格,經過與其他幾個菜的價格軋差計算,價格22元。 這個“拔爛則”實則拔爛,坑人不淺。
13日的早餐由酒店負責,6點半,導游把我們領到了頭天晚上我們去了又離開的那家飯館,飯菜已備好,有一盆兒小米稀飯,有饅頭,每人一個白煮雞蛋,有新腌的辣椒蘿卜片,有涼拌白菜心,有一盤熱炒白菜,還有一盤碗脫(那家街角的店里稱其為:碗禿,導游特意讓店家準備讓我們品嘗的,此菜的確不能稱為“菜”,就是少量土豆絲炒面魚兒)。
別看這幾個小菜兒,無論是涼拌還是熱炒,味道都很不錯,咸淡可口,味道鮮美,就是一個最最普通的炒白菜也炒出了店家自己的風格,白菜呈淡綠色,菜幫兒無絲,是脆的,每個人吃的都很舒服滿足。
早飯后,我們六人隨溜達隨后悔晚上的離他而去。
最后說說行。
逛完了古城墻,參觀完文廟,第三個去的是城隍廟,進了廟的院子內,有個穿黑色羊皮外套的女導游接待了我們的團隊,她長得細高挑,臉龐顯瘦,單眼皮,留長發,拉直了的頭發扎一個馬尾辮。
她開場白說的幾句話,言簡意賅,擲地有聲,她要求我們團隊上衣門襟敞開的人拉上拉鏈或系上扣子,否則就是對城隍爺大不敬。但是,她的上衣外套,門襟卻是完全敞開著的,沒系一顆扣子,里面露出白色體恤,下身穿了圖案夸張的牛仔褲。在她講話時,不允許任何人出聲,那會兒她幾乎征服了我們團隊的每個人。
她講:“城隍廟是全國唯一一個可以許愿,不用還愿的地方,無論你官有多大,無論你錢財萬貫,來到城隍廟,在城隍爺這里都一視同仁。” 也可能就是因為她講的這幾句話,大家就乖乖的跟著她一步步深入。
到了城隍廟里她講了一些七七八八的故事,講的抑揚頓挫,同時她不忘嚴肅地盯著某人看一眼,就像老師在給學生上課時,深看一眼學生,防止學生走神打盹。
她說免費發給我們團每人一柱香,她給了前面的距她比較近,只要她伸手能夠的著的人每人兩根香,隨發香隨用她那犀利的眼神在物色什么,她并沒有給我們團隊人每人兩根香。
而后她就帶領大家往后院走,被分到香的人兩手捧香,小心翼翼,恐怕弄折了,造成大不敬。到了院子里,她又用她那尋找獵物的眼神,把大家掃了一遍,又把三根香分別給了手里已有兩根香的三個人,然后再把大家領到一屋內,到這里大家能猜到她想干什么了吧!對,你猜的沒錯,推銷香囊福袋。
然后,再然后……,拿到香的隊友們理所當然的成了她的“囊中之物”,一個福袋100元。
在她夸張的講解香囊福袋的好處時,我和其他兩位同事就默默地離開了那間屋子,當然我們三人也沒被分到那兩根香,其他三位同伴根本就沒進廟內。
無神論者,被人家一眼看穿。
平遙古城的一上午游,真是走馬觀花,細看的確有看頭,希望沒到過平遙古城的人,有機會過來看看。
(作者錢子琴,山東省臨清市人,銀行退休)
壹點號玉河微瀾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