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公積是什么意思 盈余公積的作用
盈余公積是什么意思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為了保障自身發展,從凈利潤中提取出來留存的一部分資金。它不同于所得稅、應繳納的利潤分配金等必要的費用和稅項;也不同于留作投資或用于日常經營的凈利潤。盈余公積是企業以往年度留存的一部分累積資金,以備將來某些特殊需要使用。
盈余公積的作用
盈余公積是企業穩健經營的重要一環,其主要的作用包括:
防范風險。企業經驗豐富的管理層在決策中往往需要考慮未來市場變化、策略調整等因素,而盈余公積可作為抵御在企業業務經營中未曾考慮并產生風險的資金儲備。這樣,盈余公積可以在若干重要的經營風險中起到穩定經營的關鍵作用。
彌補虧損。如果企業當期的經營虧損,可以通過盈余公積來抵扣,這樣就可以緩解現金流壓力。此時,盈余公積起到保障企業生存的功能。
為股份發行提供資本。對于一些大型公司,在上市后需要再次籌集資本,而前期留存的盈余公積就成為了無形資本,可以用來保證發行成功。
盈余公積的規定
盈余公積通常由注冊會計師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計算并聲明,具體規定如下:
上繳比例。我國《公司法》規定,企業年度應當將當年年度凈利潤的10%轉入法定公積金,并優先使用盈余公積金彌補虧損。如果企業想要將這部分資金拿出來使用,必須召開股東會或者董事會決定。
用途限制。盈余公積金的用途,主要包括法定用途和任意用途兩種。其中,法定用途包括彌補虧損、增加注冊資本、將應計入利潤的利益分配到盈余公積金、發行股票等。而任意用途則沒有限制,可以由企業自行決定使用方式,例如投資擴張、收購等。
稅收政策。在企業計算所得稅時,可以將企業當期的盈余公積金抵扣。但如果企業要在當期年度將盈余公積金轉為股本,以增資方式彌補虧損,這部分增資金額就不屬于稅前扣除,應納稅額會有所增加。
結語
盈余公積是企業發展的資金儲備和經營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過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同時,企業應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進行規定,將盈余公積使用在合規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