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論英雄 煮酒論英雄主要內容
晚風悠揚,盛夏初長。
田野里的希望,交給時間去醞釀。
轉眼,又是芒種。
這是夏天的第三個節氣,也代表著仲夏的開始。
今年初夏,雨水頗豐,也不見幾日太陽。總讓人有種感覺,好像春天還在賴著不肯走,扭扭捏捏地把時光偷換。
芒種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澤草所生,種之芒種。
芒的意思,是說在陽光下不斷翻滾的麥芒,代表著這個時節,麥子已經成熟,到了收割的季節。
而種的意思,則代表了這個日子是種稻谷的最后期限,若是錯過了這個時節,稻谷就不能再種了。
節氣變換,什么時節種什么,什么時節收什么,都是勞動人民從多年的經驗里總結出來的。或許,不適用于每一個地方,畢竟南北有差異,節氣上也多有不同。
記得小的時候,我們這里還有不少人種麥子,每年五月中旬左右,便是收割麥子的季節,通常都是在芒種之前,略比節氣早一些。
這也足以說明,芒種收麥子,并不是每個地方都如此。
麥子成熟了,金黃的麥浪特別喜人。但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麥子。
南方人對于面食本來也沒有那么執著,而我們這里種的小麥收成也遠不如北方,口感上也不如北方好。什么樣的作物都有最適合自己生長的地方和環境,凡事不可強求。
或許因為這樣,這些年,我們這里的人已經徹底地放棄了麥子。
不收麥子的芒種,稻谷也早早地種下了, 似乎沒有特別應節氣的習俗,但池塘里的蓮花倒是盛開了。
二十四節氣芒種海報設計
小的時候,家的附近有一口很大的水塘,水塘遍植蓮藕,于這個時節,蓮葉搖動,規蓮花初長,最是好時節。
蓮葉和蓮花都有特別的清香,是能沁人心脾的那種。
若是再遇上一場雨,看雨打蓮葉,水珠晶瑩,在葉子中滾動,那便是別有一番樂趣。
據說,古時的江南人家,到了芒種時節,會有青梅煮酒的雅事。
其實,我一直有點分不清楚青梅與楊梅的區別。
昨日在街上,看到有人正在賣楊梅,大概有指頭那么大個,帶一些暗紅的顏色,當時就想起了青梅。
青梅,大抵應該是綠色的吧。
《三國演義》里,曹操與劉備就曾青梅煮酒,開懷暢飲。
一杯酒,飲的節氣。
兩杯酒,飲的是英雄。
青梅煮酒論英雄,天下到底誰人才是英雄呢?
曹操說,只有劉備與他兩個人。
劉備大驚失箸,害怕曹操與之開戰。正逢風和日麗的天氣,驚雷閃過,劉備才假裝被雷嚇著了,躲過了一場危機。
不得不說,這一聲雷,到底也成就了后來的三分天下。
如今又逢芒種,又到了可以青梅煮酒話英雄的時候。這天下,早已不是當初的天下,劉備或是曹操都早已作了古。便到節氣到來,說到某些習俗,都還是會讓人憶起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
隴上禾青,新麥成熟。
有人說,芒種,是大自然饋贈給土地的第九封情書。
于六月之野,用踏實的煙火味,種下新一季的答案,又點亮收獲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