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借月抒懷的詩句 以借月抒懷為主題的古詩

                      導讀前言陳亮雖然51歲才中狀元,但你卻不能說他大器晚成。因為,這位南宋著名的青年才俊,18歲就已經考察出了古今用兵的方略,并著出3篇頗有影響的《酌古論》。25歲時,就以布衣身份在他著名的《中興五論》中,

                      前言:

                      陳亮雖然51歲才中狀元,但你卻不能說他大器晚成。

                      因為,這位南宋著名的青年才俊,18歲就已經考察出了古今用兵的方略,并著出3篇頗有影響的《酌古論》。

                      25歲時,就以布衣身份在他著名的《中興五論》中,具體地規劃了收復中原的政治主張和軍事策略。

                      35歲時,又接連三次向孝宗皇帝上書,主張改革內政,抗擊金兵,收復中原。

                      盡管陳亮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有卓越的見解,也曾得到孝宗皇帝的賞識,但是他的戰略主張卻始終都未被采用。

                      甚至,還為此屢次遭到朝中主和派的打擊和排斥,曾兩次含冤入獄,險些丟掉性命。

                      對于抵御外族入侵,岳飛曾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但陳亮卻沒有這樣的擔憂,因為對于抗擊金兵,他和辛棄疾都是認真的,他們是知己和知音。

                      辛棄疾欣賞陳亮的才華和人品,把他比做淡泊隱逸的陶淵明,和隆中高臥的諸葛亮。

                      辛棄疾被彈劾罷官后,陳亮遠道拜訪,二人鵝湖會晤后,詩詞唱和幾乎都是圍繞恢復中原而展開。

                      今天分享的這首《點絳唇·詠梅月》,就是陳亮寫給辛棄疾的酬答之作,詠物抒懷,借物言志,抒發了他矢志不渝的執著堅守精神。

                      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

                      清入夢魂,千里人長久。君知否?雨僝(chan)云僽(zhou),格調還依舊。——宋 陳亮《點絳唇·詠梅月》

                      簡譯:池水清淺,疏影橫斜,因為思念遠方的知音,梅枝亦顯得如此清瘦。

                      小窗外,梅花的清香在月夜里氤氳,皎潔的月色把小窗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這清幽的月色和芬芳的梅香,伴著窗內的我進入甜美的夢鄉。

                      夢中,很可能會與那遠在千里外的,我長久以來苦苦思念的摯友相遇。

                      你知道嗎,縱然屢遭雨打風吹的摧殘和折磨,梅和月的品格還是依然如故。

                      賞析

                      托梅言志,借月抒懷,陳亮這首月下詠梅詞,有機地把梅、月、人結合成一個整體來寫,超凡脫俗,渾然天成。

                      寥寥數筆,不僅點染出了梅花的幽香清韻,還描繪出了高空明月的泠泠清輝,為讀者營造出了一個清幽溫馨而又朦朧飄渺的藝術境界。

                      上片前兩句寫梅花的風韻姿態和生長環境,夜冷風寒,清瘦的梅花依然傲然挺立,這清標風神其實亦是作者孤潔品質的寫照。

                      后兩句詠梅和月,及抒發窗內人的情感,月透小窗,幽香暗遞,不由得讓窗內輾轉難眠的作者對遠方的摯友生出思念之情。

                      下片的前兩句寫作者希望伴著梅花的清香和月亮的清輝入夢,夢中尋友,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的祝愿送給他。

                      后兩句詠梅言志,僝僽是折磨的意思,這里贊頌梅花雖然受到風雨的摧殘,但卻格調依舊的高貴品質,從而抒發作者堅持理想決不放棄的頑強拼搏精神。

                      這首寫梅和月的詞作,雖然文中不見半個“梅”字和“月”字,但作者卻能把梅的品格和詞人的心境表達得極其透徹明白,讓人讀罷有意猶未盡之感,可見作者筆力之深厚,絕對稱得上是一首“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佳作。

                      寫在后面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陳亮從浙江省東陽縣北上,去往江西上饒拜訪辛棄疾。

                      彼時,辛棄疾罷官閑居于帶湖莊園,陳亮遠道來訪,辛棄疾欣喜之余自然要盡地主之誼。

                      他們同游鵝湖,扺掌相談,共敘抗金大計,極論世事,惺惺相惜,氣氛甚為融洽。

                      這次鵝湖之會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對志同道合的二人來說,卻具有非凡的意義。

                      陳亮東歸之后,辛棄疾作《賀新郎 把酒長亭說》一詞,以此表達對陳亮人品的敬仰和離去的不舍之情。

                      陳亮收到辛棄疾的詞作后,就寫了這首《點絳唇·詠梅月》贈答,借物言志,詠物抒懷,通過詠梅月來抒發自己矢志不渝的抗金主張。

                      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冰清玉潔,高標傲韻,梅花不畏嚴寒的氣節令人心生敬仰。

                      陸游贊其曰:“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即便是零落在地碾為塵泥,也要把清香永遠留在世上。

                      陳亮說:“雨僝云僽,格調還依舊。”

                      雪精神,梅態度,任其風吹雨打,我自初心不改,這是梅的品質,也是作者的信仰和堅持。

                      注: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謝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張悅明”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