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歐手表官網 卡西歐價格一覽表
手表海淘的入門級知識 — 從網站和渠道說起
我的一些曬單之后,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認為我在搞推廣,搞營銷,曬單是假,借機幫黃牛做廣告是真;另一種還不停的讓我告之代購者的信息和聯系方式,以方便自己海淘。
其實從海淘這種東西誕生的那天開始,幾種截然不同的海淘方式就已經出現了,到了今天,無非是分工更細,手段更多,大體上依然是直郵、自提、轉運幾種。今天,我就索性把所有溢美之詞和宣傳手段都拋到一邊,認認真真的來說一說這幾種渠道的優劣性。
考慮到值友們目前的海淘水平差距比較大,有些已經海淘過勞力士,有些卻連基本的A網和J網代表什么都不太清楚,所以這篇文章更多的是知識普及作用,如果您是海淘熟手,就不要在這兒浪費時間啦。
海淘手表的網站:
閑言少敘,首先,介紹一下海淘手表的幾個靠譜網站:
Ashford介紹:
簡稱“A網”,老牌手表電商,美國網站,猶太人老板,處處體現出猶太人的生意經:最早支持中文化、最早支持大陸信用卡、最早開通國際直郵、最早建立香港自提點、最早支持國際保修……
A網的服務體驗是非常好的,但由于囤貨制——所有的在售商品全部是A網自己庫存中有的并且進行過質檢,質量雖然相對可靠,可是容易出現選擇余地小、貨品單一、石英表沒電等情況。
主力品牌:真力時Zenith,昆侖Corum,漢密爾頓Hamilton,雷達RADO,摩凡陀Movado,寶路華BOLUVA……
我對A網所有的看法其實都在這里:
JOMASHOP介紹:
簡稱J網,美國手表專業網站,依然是猶太人開的。
和A網不同的是,①調貨制,在售商品未必是庫存里有的,可能在你下單后從別處調貨來賣;②品牌多,因為是調貨,所以什么品牌都有,勞力士、沛納海、卡地亞、歐米茄這些A網沒有的在J網統統看得到;③中文化比較差,目前依然只有英文界面,不支持直郵國內;④國內沒有保修。
主力品牌:勞力士rolex,沛納海panerai,卡地亞cartier……各種主流常見名牌以及幾乎可以涵蓋所有A網的品牌
Amazon介紹:
簡稱“美亞”,美國大型電商,無需過多介紹網站本身。
美亞的手表銷售不是主要項目,所以一般不會有太高端的表款出來,但普通款的表很多,也常常有好價。美亞另一大特點就是轉運特別方便。有些轉運公司不肯接專門的手表電商發來的貨,但美亞的都沒問題。也順便說說日亞,和美亞特點相同,手表品牌略有區別。當然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巨型網站,大家的購物經驗貼很多,很容易找到別人的成功案例或是失敗教訓來提高自己。
主力品牌:天美時Timex,西鐵城citizen,卡西歐Casio(美亞比較入門級,日亞較高級)……高端品牌偶爾也會有好價出現,可以經常翻閱。
這個網站其實東西都還不錯,價格比較靠譜,就是界面實在太可怕了,完全是翻譯軟件水平,基本上要連蒙帶猜才能明白到底說的是啥意思。
主力品牌:卡西歐、精工、西鐵城、愛寶時epos……偏向日本本土流行品牌。
其他海外的電商與以上幾家的情況大同小異,無非是主打品牌、促銷折扣、當季表款會有所區別。
國內綜合電商如京東、中亞等都可以參照美亞,而專業手表電商嘛……目前還沒發現什么特別靠譜的,而且差價較大,優勢并不明顯,在此不提也罷。
海淘手表購買渠道:
1、自提
這種其實沒什么好說的,等同于自己去專柜購買,最是放心。不過提供這種服務的,目前僅有ashford!說實話,選擇余地很小,A網有什么,你就買什么——關鍵是A網的手表款式真心不算多! 網上選了交錢,店里只是完成取表的環節。由于A網很貼心的在香港設置了取貨點,所以非常適合大陸消費者去香港的時候順手取貨甚至為了高價表專程跑一趟。另外據說店里也有一些供散客現場購買的表款,但經我實地考察,不是很多,跟本就挑選余地不大的A網主站相比更顯狹促,但價格依然可以按照當前有效的優惠碼給予折扣(這點很貼心),所以去A網取貨點現場淘表不能作為購表的主要渠道。
至于怎么在A網購物,已經有帖子說的非常非常清楚了,我不再贅言。
2、直郵
這個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因為直郵必稅,記住,是必稅!因為這個寄送的行為是有網站向個人發貨,用的也都是DHL和EMS這樣的“大型快遞公司”,人家是守法企業,每單必報關,海關也就笑瞇瞇的每單必查,每單必稅了,沒什么可商量的。記住,收稅按照成交價20%來,如果成交價超過一萬,稅率變為30%。成交價依據是你的成交情況截屏或其他購買憑證,同時不同的貨運公司還有不同的政策。正常情況下手表是應該算自用品的,收20%或30%也就算了,但有些不負責任的運輸公司會給你按“進口貨物”渠道包稅,那樣的話需要額外加營業稅,大約17%,非常不劃算。類似的案例可以參考
這個帖子里評論區一些值友的教訓,避開不負責任的“無良”運輸公司才是王道。
當然,隨時海淘這塊蛋糕越做越大,越來越多的電商也開始試水開展全球購,自貿區、關稅優惠這些利好已經影響到大家購買日化產品、服裝鞋帽等商品,而手表乃至高檔手表,也有大膽的電商想慢慢進入,比如這篇:
這里京東和ebay聯合的方式也算是非常新穎了,一款專柜賣五千以上的表,1700就能拿下,也算得上是力度感人。只是這種方式還是以實驗為主,目前仍不能當作選購的主要渠道,只能偶爾碰巧了會有自己心儀的表款趕緊下一單,同時價格波動也很大——還不能砍價。不過這種方式的靈活性和可靠性比較高,希望越做越好吧。可惜在目前手表進口關稅依然很高的背景下,電商方面的直接海外購表行為只能是戴著鐐銬跳舞,很難有大的起色。
3、轉運
轉運這幾年很火,很多喜歡海淘的值友都有了自己常用的轉運渠道。但我認為,手表作為一種單價比較高的個人小物品,轉運的風險比較高,最主要原因就是轉運的經手環節太多,從電商到消費者中間隔著一個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參與的轉運,這包括了美國國內運輸,轉運公司暫存,國際運輸,過關,國內運輸等等諸多環節。轉運個衣服鞋子或者包包,暫且出不了什么大問題,即使過程中遇到野蠻操作,對商品也沒什么影響(包包可能會變形哦),但手表真的怕這個 。而且手表的盒子還常常不太大,又非常有分量,正是野蠻操作工最喜歡的類型——因為扔著很有質感嘛……如果壞了,不要以為你可以追究是誰的責任,EMS的純國內件都未必能說清,海外件就更不要指望了。
此外,轉運不一定可以免稅,被抽查到了,交稅方法和直郵一樣,甚至可能更麻煩。
所以對于轉運購買手表,我建議如下:
①不要買高檔表
②最好找衣物或其他商品打包轉運
③多祈禱好運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目前部分轉運公司提供了一種包稅的“擦邊球”渠道,美其名曰“關稅補貼”。具體的收法我沒有過多去問。因為嚴格意義上海淘轉運高價手表是國家不允許的,那么所有的這些購買者和轉運公司之間的行為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另外,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務必提醒大家——你通過任何渠道海淘的手表,在國內基本上是沒有聯保的!因為大多數電商不能享受品牌的聯保服務,包括國內電商如京東、中亞,或者ashford(A網的情況詳見走進電商活動的相關資訊,說得很清楚
電商給的所謂保修,基本上是在保修期(一般2年,勞力士也一樣——雖然官方目前是保修5年)內發生故障全部要返回銷售網站進行維修,而不能在品牌官方售后點享受保修服務。這也是網絡購表和專柜購表最大的區別。當然,一方面是差價,一方面是兩年的保修期,孰輕孰重,大家自己掌握,我只是再次提醒各位一下。
以上,就是我對手表海淘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多多包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