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民政職業學院 武漢警校招生條件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1847位真人故事
天葬師以熟練的刀法,把尸體的肉一塊塊割下,再將骨頭敲碎,混在青稞糍粑之中。隨后,天葬場的四周燃起了熏煙,死者的靈魂得以升天,成群的禿鷲看到熏煙的訊號飛來,爭食切碎的尸骨……
如此血淋淋的場景我是第一次看到,是在民政學院的課堂上,這不過是課表里一節最尋常不過的視頻教學內容。
生于自然,歸于自然,藏族人對于死亡的坦然深深觸動了我。
這節課結束后,有幾個同學默默地選擇了轉專業。但我毅然選擇留了下來。我現階段的目標就是學習如何做死亡的“擺渡人”,成為一名出色的入殮師。
(正是山花爛漫時,我在叢中笑)
[email protected],2001年出生在湖北恩施,是武漢民政職業學院一名在校生,目前是實習殯葬師,人稱為遺體美容師。
自小時候起,爸爸媽媽就外出務工,留守兒童的滋味很不好受,有孤獨、無助、自卑,反正我童年的記憶始終是灰色的。
爺爺奶奶雖然帶大了我和弟弟,但要忙于農活兒地里刨食兒,對我們疏于管教,導致了我們養成了很多壞脾氣。
那個時候我不懂事,如果吃飯時第一雙筷子沒有給我手里,我就使性子摔筷子,干脆不吃飯了。
爸媽媽過年回來,看我和弟弟學習成績很差,脾氣很壞,心里也無比慚愧。于是,媽媽留了下來陪我和弟弟,爸爸則外出務工負責賺錢。
(小時候的我和弟弟)
每逢我任性耍脾氣,媽媽就拿竹條打我,每次挨打都會皮開肉綻的,那種痛也讓我刻骨銘心。媽媽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回報,我的脾氣慢慢的改好了。
可能是基礎差的原因,雖然媽媽回到我身邊,我也沒能如她所愿成為學霸,功課成績一直普普通通。高中畢業后我考取了武漢民政職業學院,專業叫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
我進校那一屆這個專業招生了三個班,我所在班上有四十幾人,男生居多,男女比例在三比一左右。現在隨著殯葬業熱度的提升,已連續兩屆增加到四個班,每屆大概有二百多學生。
我當初為什么會選擇讀這個專業呢?是緣于上高二時讀到一篇課文,是寫殯葬師這個職業的。
課文里有段描述,稱他們為種星星的人。他們護送逝者體面地走完最后一程,我很是羨慕,那時起就埋下了向往的種子。
(人生既然選擇了,就要大步地往前走)
高考后,我的成績可以報考一個普通本科大學的,但是我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填了武漢民政職業學院的殯葬專業,并且不服從專業調劑。
當時父母聽到我的計劃后是極力反對。他們覺得一個女孩子學這個,周邊的親朋好友難免會有閑言碎語,也不好交朋友,不好談戀愛等等。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說服了父母同意我報考殯葬專業。
第一天上課,老師就讓我們觀看了天葬的視頻課件,觀看過程中我充滿了好奇,看完后也嘔吐了。然后,老師說如果有害怕的同學,可以轉專業。
既來之,則安之,但我沒有退卻,但還是有幾個同學選擇了轉專業。
(我就讀的武漢民政職業學院)
有句話說的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雖然我高中之前學習成績一般,但因為對專業的熱愛,我在民政職業學院的成績很是優秀。還拿到了一等獎學金,獎金是五千元,我攢起來計劃給爸媽買禮物。
大學期間我還去黃岡某小學義務支教了兩個月,擔任了二年級的班主任。那里條件很艱苦,住宿很簡陋。但是苦中有樂,每個孩子都很可愛,他們也很喜歡信賴我,我覺得付出特別有價值,很幸福。
2021年還獲得了最美支教老師的稱號。
我第一次接觸到的逝者,是爺爺。2022年5月,我爺爺生病了。在回家看望爺爺的那段時間,我天天陪伴在爺爺的身邊,直到他去世。
(爺爺離世前握住我的手)
爺爺在離世的那會兒,他想抓住我的手,估計是想好好再看我最后一眼。也許是肌肉不受控的原因,他的眼睛是往上看的,露出底部眼白,這讓我很害怕,不由地往后退了一步。
我和媽媽小聲的說,我很害怕,不敢看爺爺的眼睛。媽媽安慰我說不要怕,讓我再靠近過去,讓爺爺好好看看。
但還沒等我過去,爺爺就咽氣了,這件事讓我心存愧疚,留下了陰影。也導致了我剛開始工作,為逝者化妝時我都一直不敢看逝者的眼睛。
正所謂學以致用,一個月后我的職校求學生涯終于到了實習階段。
我實習單位是洪湖殯葬管理所,從事崗位是入殮師。主要任務是為正常逝者沐浴更衣、化妝,為特殊逝者縫合塑形。
在學校,我先后學習了殯葬服務學、殯葬禮儀、遺體防腐、油彩、殯葬心理學等一系列理論學習。
(實習時我第一次縫合操作)
但在殯葬行業,實操和理論完全不是一回事,難的是對自我心理的重新構建。
實習的第二天,我便遇到了極具挑戰的一個難題。一名逝者因交通事故遇難,其創口在肚子位置,內臟都翻了出來,場面很血腥。
老師傅本來不打算讓我參與的,怕一下子把我嚇跑了,但是我沒有退縮。我和師傅把遺體解凍后,把內臟塞了回去,到縫合階段,那感覺更是難以言語表述,畢生難忘。
這是我第一次實操做縫合,也感謝師父在旁邊的耐心指導,手腳雖然顯的不夠利索,但最可貴的是心理上我經受住了考驗。
從那天起,館里的老師傅就對我刮目相看。雖然我才21歲,年紀雖小膽子可不小,我要讓別人知道,我到這里可不是來混日子的。
實習初始階段,因為害怕看到逝者的眼睛,我操作時,都是先用毛巾遮住逝者的眼睛再化妝,直到其他部分妝容完成之后再畫眼妝。
(拿起工具準備上崗)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位特殊的年輕逝者,這種局面才得以改變。
那位逝者是因車禍去世,頭部已被撞的嚴重變形。化妝時,老師傅剛好忘了戴眼鏡,不好做縫合操作。于是,我鼓起勇氣,主動請纓,便和師傅說:“讓我來吧!”
雖然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縫合,但是這一次縫合的位置就在眼睛的上方,當時爺爺過世的那一幕又一次在我的腦海里浮現。
此時,操作室外面傳來逝者母親撕心裂肺的哭聲,他兒子才21歲,本來大好前程的,現在卻白發人送黑發人,讓人不禁痛惜同情。
于是我深呼一口氣,毅然拿起了操作工具,在隨后一個小時里面,我克服了內心的恐懼,順利完成了全部縫合流程。
阿姨看到變形的頭和臉已大部分得以還原,她飽含淚水對我跪了下來,感激得說不出話來。雖然我可以有好多話想去安慰她,可千言萬語都顯得那樣的無力,我抱著她良久,沒有說出話來。
(我在專心致志工作中)
從那次事件之后,我也克服了工作中不敢看逝者眼睛的問題。
我們的授課老師則為我們樹立了榜樣,甚至為了更了解火化機,自己親自躺進去觀察。
實習的也就是半年的時間,工作時,每天都好像在親歷一出出的悲劇,耳邊永遠是哭聲,也耳聞目睹了各種人情世故,體驗到了人間冷暖。
有一位高齡逝者被躺在停尸間的操作臺上,而他的兩個兒子就在停尸間外對財產問題爭議不休,從早上吵到晚上,達成一致后才讓老人得以沐浴更衣,進入下個流程。
還有一位逝者背后的故事,改變了我一直以來的愛情觀。
在如今這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資訊很發達,某某模范夫妻又離婚了、某某歌星出軌帶小三等負面新聞屢屢見于媒體報端,讓我產生一種愛情不可靠的錯覺。
(讓每一位逝者體面地離開)
直到有一天我接待了一位逝者,她是位四十來歲的阿姨,她在干活時不小心從高處摔下來,搶救無效離開的。
我給逝者更完衣開始化妝,解開衣服才發現阿姨是一個殘疾人。因為有家屬還沒有到,于是就放在了冷藏柜里。
第二天我發現一個中年男人,他在一直室外徘徊,于是我問了他有什么事情。他說前一天有個女的因為摔倒去世了, 但是不知道在哪個柜子。于是,我在核對身份后,領著他來到了太平間。
我打開冷藏柜,那叔叔拉開裹尸袋看到阿姨的那一刻。他禁不住大哭了起來,嘴里念叨說,為什么不等我回來。這時我才發現叔叔也是殘疾人,阿姨是右手有問題,叔叔則是左手。
我背過身去,聽著叔叔啜泣聲,在生活中他們互相扶持,是對方的左右手,在精神世界他們又互相救贖,是對方生命里的光。可是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難人。愛而不得,生活就是如此殘酷!
(每次完成高難度操作,都為自己打氣)
這件事讓我覺得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真誠的人,世上自有真情在,美好的愛情在等著我,只是緣份未到而已。
做殯葬師的工作,我也有郁悶的時候。有的家屬在我完成工作后拒絕和我們握手,甚至會鄙夷的眼神我,好像在說我晦氣。
讓我感動的是,在每一次大汗淋漓地完成化妝任務后,能得到家屬的認可,向我們鞠躬或者握手的方式表達謝意。
我目前還在武漢市殯儀館繼續實習,不僅要化妝,還身兼告別儀式主持人,年輕學多點總不會錯。
截止目前,我送走的逝者已超過1400多位,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風燭殘年的老人,他們出于各種各樣原因失去了生命,有生老病死的,有車禍去世的,有高墜墜亡的,有溺水去世的,也有觸電喪命......
當看著逝者緩緩進入火化爐再變成白骨緩緩出來,在這時刻,我就有會感到,一切都是虛無,活著才是唯一真實的存在。
(巨人觀現象,真實的情況更恐怖)
在遇到的尸體中,最恐怖的而應該就是巨人觀了。如果人死后在高溫潮濕環境沒有及時得到處置,就容易高度腐敗。由于全身軟組織充滿腐敗氣體,整個尸體腫脹膨大成巨人,難以辨認其生前容貌,這種現象稱為巨人觀。
我初次看到巨人觀時,即使事前做足了思想,但也被嚇了一跳,至今印象仍很深刻。
在冷藏柜打開的那一刻,腐爛發臭的味道就撲面而來,裹尸袋打開的時候,我看見了傳說中的巨人觀。顏面腫脹,眼球突出,嘴唇變厚且外翻,舌尖伸出,腹部膨隆。
之前只在教材里看到過黑白的圖片,而現在這種場景就擺在我眼前,并且逝者的身上已經有蛆了。我忍住想吐的沖動,但是我的身體不受控制地干嘔起來,眼淚都快憋出來了。
(我在禮儀主持崗位中)
這是第一次我的視覺和嗅覺都同時受到了沖擊,雖然戴著兩重口罩,但是感覺跟沒戴一樣。即使如此,我還是最終完成了工作要求。
腥臭味道在工作服上殘留很久,一個星期都過去了感覺還揮之不去。
因為實習的殯葬所靠近長江,所以接到溺亡者也多。尤其是夏季是高峰期,巨人觀在那段時間也成了“家常便飯”,慢慢的我對待巨人觀變得平靜從容了。
還有一次,接待一個從建筑工地轉過來的49歲的男逝者,因為安全措施不到位從34樓摔下來的。我不知道怎么形容那個場面,舉個例子來說如同一個西瓜從34樓掉下來是怎么樣的,我看到的就是怎樣的。
這個活很棘手,因為當時值班的就我一個人,沒有其他的幫手。我迎難而上,先把能找到的“零件”找齊,再按原位置復原,接著做縫合、填充,最后才是修復頭部。
(我的畫作,向陽而生,也是我的愿望)
整個過程我一直都很專注,不知不覺四個小時過去了,結束的時候我已是滿頭大汗,癱坐在座位上,好像我畢生精力都在那一刻,被抽干了。
沒過多久家屬就過來了,一位阿姨應該是逝者的愛人,她淚流滿面地趴在冷棺上,久久流淚,沒有說話。一個年紀和我相仿的男生看完逝者后則癱軟在地上,哭喊著來回打滾,他是接受不了其父親慘烈離世的現實。
我過去扶起那男孩,眼淚也流出來了。因為我父母也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我實在受不了這個場面。
我把那個男生扶到沙發上后,就離開回到自己房間,然后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服,因為我的身上全是血腥味。
洗澡的時候我哭得更厲害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情緒失控了,或許那一刻,后知后覺的我才感同身受了吧。
搞好一切后,我和媽媽打了視頻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我的眼淚又一次不受控制的掉下來。
(我和同學在一起)
后來,那個男生專門過來給了我一瓶AD鈣奶和很多糖,他連聲說謝謝我,讓他父親得以體面的離開,謝謝我的努力讓他們見到他父親生前的面容,也謝謝我的安慰。
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了我職業的意義所在!
說到行業高薪暴利,現在社會上流傳說的在殯儀館上班一晚上能賺上千的那都是博眼球的,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這點。
我的職業并不是高薪職業,最多也就是與公務員的工資相當,而且單位有明文規定嚴禁收取家屬紅包和宴請吃飯,所以并沒有外水之說。
因為閱歷尚淺,我也會遇到諸多想不通的問題。那我就去看看晚霞,吃一頓火鍋,散散步,聽聽歌,發泄一下內心的情緒,再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和調整自己的狀態。
(2022年我參加義務獻血)
我對現狀還是挺滿意的,將來的規劃就是希望有機會去沿海城市多學習一些先進的殯葬技術。
因為我的家鄉恩施是少數民族地區,那里還流行土葬的習俗。希望把我所學的東西帶回家鄉,為提升本地的殯葬服務水平出一份力。
這一路走來雖然很坎坷,可是我也成長了不少,也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所在。
不管前路如何坎坷我都不會放棄,我會偶爾停下來聽聽自己的聲音,回想自己的初心,努力了,即使沒有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也不要氣餒和放棄。
伸手摘星,即便一無所獲也不至于滿手污泥,平凡的生活里也可以熠熠生輝。
我想對讀者朋友們說,我們做的也是普通工作,現在有很多和我一樣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做這一行,希望朋友們對我們少一些偏見多一些理解。
(心存善念,樂觀面對每一天)
對于我們這些工作者來說,我們只是希望逝者可以體面的離開,生者可以得到慰藉。
負面看法太多會讓我們這一行的從業者變得小心翼翼,其實我們也是普通人,朋友們可以不理解但也也希望被善待。
對于我們來說,我們會有職業迷茫,有時會懷疑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有意義,受誤解時,我們也會心酸的。
最后我想說,生命是脆弱的,死亡對誰來講都是早晚的事。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真誠以待,珍惜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珍惜活著的每分每秒!
(我的抖音號)
【口述:小陳】
【編輯:梧桐】
我們不能走過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別人真實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都有真實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真實的故事,請關注我們吧!@真實人物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