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無全牛的意思 目無全牛什么動物
導讀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文明進程中,創造出無數的語言固定用法,其中成語便是其中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然而,成千上萬個成語中,有的通俗易用,有的晦澀難懂,也有一些則是實際意思和字面意思差之千里,若不仔細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文明進程中,創造出無數的語言固定用法,其中成語便是其中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
然而,成千上萬個成語中,有的通俗易用,有的晦澀難懂,也有一些則是實際意思和字面意思差之千里,若不仔細區分并牢記,那么在運用之時難免會陷入尷尬之境甚或是貽笑大方。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目無全牛”這個極容易被錯誤理解和錯用的成語。
成語:目無全牛
乍一看,目無全牛這個成語的意思貌似是用來形容一個人只見一點不見全局、做事缺乏整體概念。然而,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我只能說,假如你真的這么運用這個成語的話,你一定會被明白人笑掉大牙的。
梁惠王與廚師(漫畫)
實際上,這個成語源于先秦時期的典故。在《莊子·養生主》中記載,有一位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技法嫻熟,梁惠王驚嘆不已,便詢問究竟。這位廚師從容答道:“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意思是說,他在剛開始宰牛之時,眼中所見全是牛,三年之后,眼中就沒有完整的牛,眼中只見牛的筋骨結構了。言下之意是形容自己三年后的殺牛技藝高超,已經到達非常純熟的地步。
庖丁解牛
正是源于此,后世便將“目無全牛”變成固定成語,用于形容一個人技藝高超純熟、得心應手。
好了,大家都搞清楚了嗎?
碼字不易,[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陳龍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