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3年招生簡章
@2023級的高考生:
厚積薄發 千帆閱盡
金榜題名 展翅正當時
想了解地大的更多信息?
今天,我們為每位考生介紹
2023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4大招生亮點
歡迎各位考生選擇地大、報考地大
立志服務美麗中國、宜居地球建設
01
1個新增專業
資源環境大數據工程
50/全國招生計劃
?地質類新工科專業
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礦產資源和能源預測評價及其開發中相關的環境問題,并實現高效預測、精準勘查與綠色開發的地質類新工科專業。
?辦學條件
專業建設的基礎最早可追溯到趙鵬大院士1978 年創建的數學地質和遙感地質博士學科點,辦學依托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和自然資源部資源定量評價與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等優勢平臺,為國家培養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資源環境遙感、礦產資源和能源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等方向的高端人才。
?育人基礎
2018 年,資源學院試辦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大數據英才班。2022 年首屆畢業生讀研率為 76%,就業率達 100%。資源環境大數據工程專業是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大數據英才班的升級。
?人才培養
按照“地質資源基礎和特色+大數據智能化技術”的培養理念,經過四年大數據英才班學生培養實踐,已初步建立了具有資源環境大數據工程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建成了中地數碼、云南地礦大數據中心、南京特雷西能源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中國地調局發展研究中心、北京金陽普泰石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教學實踐基地;
?師資力量
組建了以趙鵬大院士和成秋明院士為辦學指導、由多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和行業領域專家組成、具有多學科交叉優勢、博士化率 100%、國際化率90%以上的師資力量,為培養資源環境與大數據技術交叉融合的高端技術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02
2個拔尖計劃班
地質學類(國家拔尖計劃班,國家理科基地班)
70/全國招生計劃
▊設在地球科學學院,屬地質學類,入校后在該類進行選拔
地質學類國家拔尖計劃班(簡稱拔尖班)是教育部于2019年開始實施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專業于首批進入“國家地質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
該基地以培養地球科學領域世界領軍人才為目標,采取地球系統科學課程體系,利用校內外、海內外優秀師資授課和擔任學術導師,采用“書院式”管理,享有住宿和學習環境。學生享有選擇國家杰出人才做導師進行一對一培養、參與國家科研項目開展科研素質訓練、以及海外游學及實踐的優先權,大部分學生可保送至國內外高校、研究所讀研或申請到國外讀研。
該班級與地質學類(國家理科基地班)(簡稱基地班)統一招生,實行分流補進,動態管理,大一入學后會根據學生意愿、高考成績及綜合素質組建拔尖班,并以學期為時間單元在全校和全院進行分流、補進。
地球物理學
(國家拔尖計劃班)
35/全國招生計劃
▊設在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屬地球物理學類
地球物理學國家拔尖計劃班(簡稱拔尖班)是教育部于2019年開始實施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2021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學專業入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地球物理學(國家拔尖計劃)招生計劃35人。
地球物理學(國家拔尖計劃)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采取導師制培養模式,面向新生推行雙班主任制,安排專業導師提供專業及職業規劃指導;實施“本-碩-博”貫通培養計劃,進一步提高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更多拔尖創新高層次人才;通過“理論-實踐-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方式,設置學生創新創業獎學金,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能力;支持本科生開展國際訪學交流和國際短期課程培訓等,拓展學生視野,增強國際化水平。
03
2個中外合作辦學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60/全國招生計劃
(1)外方合作單位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2)學生第一、二、四學年在我校學習,第三學年在滑鐵盧大學學習。
(3)該專業核心課程為英語授課,建議英語語種且英語成績較好的考生報考。
(4)只錄取填報了該專業志愿的考生,且錄取后不能轉入其他專業學習。
(5)符合畢業條件,獲得中加雙學位。
(6)咨詢電話:027-6788622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大數據方向)
70/全國招生計劃
(1)外方合作單位為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
(2)學生第一、二、三學年在我校學習,符合要求的學生第四學年可到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學習。
(3)該專業核心課程為英語授課,建議英語語種且英語成績較好的考生報考。
(4)只錄取填報了該專業志愿的考生,且錄取后不能轉入其他專業學習。
(5)符合條件的學生,將獲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授予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成績優秀的學生可在第四學年開始攻讀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碩士學位,完成兩年的學習(即3+2模式)并達到畢業條件,將獲得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授予的碩士學位,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6)咨詢電話:027-65278065
04
4個特色培養班級
01
地質學國家理科基地班
【設在地球科學學院,屬地質學類,入校后在該類進行選拔】
地質學國家理科基地班,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創辦,是全國4個地質學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目標定位是培養地球科學領域高層次、研究型人才。基地班實行名師授課、小班教學、分流補進、動態管理,學生優先進實驗室,享受多項獎學金,并全面施行導師制,每年升學出國率超過90%。
02
資源勘查工程工科基地班
【設在資源學院,屬地質類(資源能源),入校后在該學院內進行選拔】
資源勘查工程工科基地班, 1996年經原國土資源部批準創辦,致力于培養資源和能源領域的創新型和國際型人才。基地班實行小班教學、名師授課、分流補進, 100%享受獎學金,全面實施導師制,歷屆學生的升學和出國率超過80% ,獲得保研資格且繼續在學院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學生,由學校全額資助到國外一流大學開展3-6個月的訪間研究。
03
地球科學菁英班
【設在李四光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根據高考成績和學生志愿進行選拔】
選拔自主意識強、綜合素質優秀、有志于開展地球科學研究的高考優秀學生進入菁英班學習。入選學生將在本科階段由聯盟雙方合作培養。“采取雙導師制”和“2+1+1”人才培養模式,本科期間有機會參加由中科院、地科院相關專家開設的專題課程和講座。學習成績優秀者可獲得專項獎學金,并可獲得推薦保送攻讀中科院和地科院相關研究所及本校研究生的機會。
04
電子信息類(未來技術學院)
【設在未來技術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根據高考成績和學生志愿進行選拔】
面向資源能源探測和生態文明建設重大需求,針對資源環境領域“卡脖子”問題,以未來地球探測和生態健康技術發展為重點,推動地球探測和生態健康技術發生顛覆性突破,搶占未來技術制高點。
▊匯聚學校最優質的教學資源,組建一流的師資隊伍。邀請趙鵬大、殷鴻福、金振民、郝芳、成秋明等院士,以及外國科學院院士擔任導師團隊顧問。聘任王焰新院士、謝樹成院士,以及一批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和知名學者擔任首席科學家。匯聚學校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等領域的高水平智力資源,組建16支跨學科導師團隊,導師總數83人。
▊以“電子信息類(未來技術學院)”大類招生,培養專業涵蓋1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地質學、地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地理信息科學、環境工程等。同時,學院負責管理“人工智能與地球探測”和“地學大數據”2個交叉學科學位點的建設。
▊高水平教師團隊:提供一流師資隊伍,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
▊個性化培養:實行個性化培養方案和全學分制,靈活選課、以研代學,打破專業課程壁壘;
▊多元化出口:通過個性化培養決定學生的出口方向,根據培養特色確定畢業專業,授予國家一流專業學士學位;
▊主動式科研:實行“探索和猜想計劃”,學生提創意,學院提供跨學院科研條件和優越的學習條件技創型實踐:提供高新企業或重點行業的實踐機會,與企業技術創新相結合,鼓勵創新創業;
▊國際化培養:設立國際交流專項,支持學生參加國際交流和訪學活動,申報海外科研訓練計劃;
▊貫通式培育:實施本碩貫通培養和本碩博連讀,通過學院考核,經團隊推薦,可以獲得推免資格。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