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資料 金字塔的資料大全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底座是四方形,愈上愈窄,至于塔頂,四面都形似漢字的金字,因此中文稱為金字塔。古埃及文稱為庇里穆斯,即高的意思。
第四王朝法老齊阿普斯在開羅所建的金字塔是規模最大的一座。古埃及國王建造金字塔一是為了顯示王權的無限崇高和威嚴,二是為了在死后仍構成對人民精神上的震懾力量。
作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跡,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
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另說:1880年竣工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現長220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積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最大的重達160噸;有學者估計,如果用火車裝運金字塔的石料,大約要用60萬節車皮;如果把這些石頭鑿碎,鋪成一條一尺寬的道路,大約可以繞地球一周。這座金字塔除了以其規模的巨大而令人驚嘆以外,還以其高超的建筑技巧而得名。塔身的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粘著物,而是一塊石頭疊在另一塊石頭上面的。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已歷時數千年,人們也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所以能歷數千年而不倒,這不能不說是建筑史上的奇跡。
參考書目:1.《非洲史教程》陸庭恩、艾周昌著;2.《非洲通史》中國非洲史研究會非洲通史編寫組著;3.《非洲通史》(古代卷、近代卷、現代卷)何芳川、寧騷、彭坤元著;4.《非洲通史簡編》(從遠古至1918年)楊人梗著;5.《崛起的非洲》顧章義著;6.《非洲的過去和現在》陸庭恩、寧騷、趙淑慧著;7.《非洲簡史》王飛鴻著;8.《非洲通史》(1-8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著;9.《非洲國》(英)馬丁·梅雷迪思著;10.《非洲簡史-從人類起源到種族、宗教與革命》(法)凱瑟琳·科羅里-維德羅維什著;11.《非洲史》(美)埃里克·吉爾伯特、喬納森·T·雷諾茲著;12.《非洲史》(1800-1918、1918-1967)蘇聯科學院非洲研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