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回復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導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思就是,即使是聰明能干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主觀再努力而客觀條件不具備,也難成事。此意最先出自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思就是,即使是聰明能干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主觀再努力而客觀條件不具備,也難成事。
此意最先出自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做無面湯餅乎?’”
后來,宋代莊季裕在《雞肋編》中提道:“諺有‘巧媳婦做不得沒面馎饦’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陳無己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面餅,誰能救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此諺語形式歷元、明、清而未定。《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張氏勸止之曰:‘常言“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你如今力不從心,只索付之無奈了。’”《紅樓夢》第七十五回:“賈母笑道:‘正是巧媳婦做不出沒米兒粥來。’”
直到當代文學著作中才基本定型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出自秦牧《〈藝海拾貝〉跋》:“缺乏生活知識,任何有藝術技巧的人也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什么形象、概括、虛構、想象,都只好‘停工待料’。”
歡迎小伙伴們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悅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