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的功效與作用 血竭藥店價格一覽表
血竭,是一味特殊的活血藥,它是棕櫚科植物麒麟竭(圖一所示)的果實滲出的樹脂加工制成的中藥。血竭古籍收錄在《雷公炮灸論》里面,臨床上主要治療傷科及疼痛諸證。
血竭以東南亞各國生產,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臺灣等地區。血竭以栽培為主,其藥用價值較高,有一定的回報率。秋季的時候,采集果實,將果實放置在蒸籠內蒸煮,迫使果實內 的樹脂滲出,收集凝固后即得到血竭。也有另外一種辦法,便是將樹干砍破或鉆上許多小孔,使樹干內的樹脂滲出,凝固后收集而得。制成的血竭,使用時將其打碎研末。
血竭味甘、咸,性平。主要歸肝經。
血竭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定痛,化瘀止痛,斂瘡生肌。
血竭是活血化瘀止痛的藥物,臨床上治療傷科疾病較多。例如跌打損傷,瘀滯疼痛等。血竭入血分,活血散瘀止痛,治療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疾病時,《良方集腋》里面便記載“七厘散”治療跌打損傷,取血竭配合乳香、沒藥、兒茶等使用。
血竭還可以治療產后瘀滯腹痛,女性痛經等疾病。針對這類疾病,用血竭、當歸、莪術、三棱等配伍使用。
血竭另一方面可以用來治療外傷出血,傷科要藥,可不單單是治療外傷疼痛,出血也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針對瘀血阻滯、血不歸經出現的各類出血疾病,將血竭研末外敷在出血處可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圣濟總錄》里面還有記載用血竭治療瘡瘍不斂的問題,外傷后傷科破潰,久久不愈時,可以用血竭、乳香、沒藥制成的血竭散治療,也可以單獨用血竭研末外敷傷科,能很好的斂瘡生肌,促進愈合。
血竭屬于活血藥,體內無瘀血者不宜使用。孕婦以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綱目》: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蓋手、足厥陰藥也。肝與心包皆主血故爾。
2、《本經逢原》:治傷折打損一切疼痛,血氣攪刺,內傷血聚,并宜酒服。乳香、沒藥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此則專于肝經血分也。但性最急卻能引膿,不宜多服。其助陽藥中同乳香、沒藥用之者,取以調和血氣而無留滯壅毒之患。
不賣藥!不賣藥!不賣藥!感興趣的別忘了幫忙點點關注,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