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個人資料及簡介 康華蘭和曾仕強
一
了解曾老的人大概都知道,曾老享年84歲,且最后患了重癥。
有些人便從因果的角度推斷,認為曾老修行沒有修好。
畢竟,不少得道的人壽命都在90歲以上,甚至百歲以上,而且無疾而終。
的確,比起這些人,曾老的人生結局看起來好像與普通人沒有太大差別。
但由此便推斷出,曾老的課沒有太多智慧與含金量,不值得聽。
我想說,這樣的推斷未必正確。
幾個月前剛開始了解曾老時,我也曾有過這樣的懷疑——
如果他的思想飽含智慧,且言行一致,在利益眾生,為什么他的人生結局并不怎么好?
當時我沒有想得太明白。在又學習、修行幾個月后的現在,我有了新的答案。
二
首先,我們大部分人都著“壽者相”,意思就是,為長壽著迷,覺得越長壽越好。
但曾老自己說過,活得越久,對地球資源就消耗得越多,所以,長壽并不一定是他的主要追求。
再者,如果說重癥就可以證明他結局不好的話,西方那位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偉大人物,又該如何看待?
更何況,曾老在視頻里講過,患重癥以后,他曾和自己的身體溝通,雖然是重癥,后面是不痛的。
前兩天看楊寧老師的視頻,說二祖形容被斬是:“涼嗖嗖地像斬春風。”
多妙啊,普通人看來是最極端、不可忍受之事,得道的人看來是涼嗖嗖地像斬春風,變成了一種浪漫。
忽然覺得,得道的人心里的那個世界,和普通人所理解的,真的不一樣,三維的視角,無法理解高維的人。
三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知道,“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再厲害、再高明的人,都可能會被罵。
我向曾老學習了太多,又看到有人那樣質疑他,忍不住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來為老人家正名,同時也希望更多人能理解他,在他的智慧中受益。
曾老的選擇其實很明確,他的修道并非主要在修自己的身體,他修的是內在、是智慧,以及啟發大眾的智慧。
他的人生結局,只是因為他成為了他想成為的人。
但愿我們對任何人、任何事,都采取開放的學習態度,少一些盲目的批判,因為盲目批判真的很小家子氣,很小我,很三維。
文化國學搜索創作挑戰賽我的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