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意思 不期而遇是指愛情嗎
導讀今天,成語“不期而遇”,是指“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相遇”。但是,這個成語的來源卻十分有意思,最早可追溯到魯隱公四年,《春秋·隱公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字面意思說,魯隱公四年的春天,魯
今天,成語“不期而遇”,是指“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相遇(期:約定)”。
但是,這個成語的來源卻十分有意思,最早可追溯到魯隱公四年,《春秋·隱公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字面意思說,魯隱公四年的春天,魯隱公、宋公在垂地相遇了。此處的“公”是魯、宋的兩位國君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等級爵位,其實還有“王”,但此時,“王”還僅指周天子。《公羊傳》是這么解釋的“遇者何?不期也”,就是“遇”,這個字是何意?就是沒約定日期的會面。
同時,《谷梁傳》中對《春秋·隱公八年》“八年春,宋公,衛候遇于垂”的“遇”是這么解釋的:“不期而會曰遇。”翻譯成今天的話就是“沒有約定日期的會見,《春秋》中用‘遇’這個字記載”。
如果約定好了具體日期,《春秋》記載就用“會”字,例如:《隱公·十一年》“夏,公會鄭伯于時來”。
“沒有約定日期”,《公羊傳》作了解釋“一君出,一君要之也。”顯然是指一方君王因其他事己到某地,另一方的君王急匆匆的跑去見面。
總之最初的“不期而遇”,是解釋“遇”字的用法,有意思的是后人用了“遇”字的引申義,強調了事件。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李俊”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