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50字
朔方東部太行山和雍州南部王屋山這兩座山,方圓七百里倒是真,高七八千丈倒是假,不可能比珠穆朗瑪峰還高,真有那么高的話,這兩座山就白雪皚皚了,還會有愚公一家人住在山頂上嗎?既然是神話,也不無道理。
方圓七百里的太行、萬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黃河之北,也就是在黃河北岸的北邊了。那這兩座山應該相隔不遠,折半來計算,大約相距三百五十公里路程。至于山有多高,也是可以推算出來的,這里靠著華北平原,人要住在山上,還要整天在山頂上挖土運石頭,肯定不會太高,太高了移山還有什么用呢?且呼吸困難,人都不愿住在這里,還要在這里移開兩座大山,有可能嗎?因而,可想而知,這兩座山高不過3000米,也就是海拔3000米以下的大山了。
愚公移山
太行山腳下住著愚公一家人,愚公都快滿九十歲了,還在想著要為兒孫們做一件大事。那時的人不像現在的人,那時的人整天要務農,也不會天南地北亂跑,農活忙過了,一家人要么喂馬、要么牧羊、要么放牛、要么走親戚、要么下下象棋、看看別人下象棋;而現在的人不愿意住在農村,想去哪里打工就去哪里,也就居無定所了,并且愛上網,寫文章、玩游戲、聊天等都不亦樂乎。
愚公移山
愚公家面北而居,也就被太行山擋住了去路,那么背后不遠處應該就是王屋山了,被王屋山擋住了去路,愚公家就住在太行山和王屋山的中間,也就是住在荒山野嶺中了。住在這樣的地方,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不但自己進出不方便,客人來訪也很不方便,因為要繞很遠的道,一繞十天半個月就過去了。為此,愚公就對全家人說:大家農活忙過以后就閑來無事了,整天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一有空就來開挖房前屋后這兩座大山,移山填川,就可以增大耕種面積,多得糧食,糧食多了,家里的人口也就多了,何樂而不為呢?
愚公的村子
好啊!這樣我們天天就有事情做了,也用不著去富人家打零工。久而久之,我們也會富貴起來的,愚公的家人都這么說。愚公的老婆卻提出了疑問:這個建議真不錯,可惜憑我們家幾個人那點點力量,能夠將太行、王屋兩座山搬走嗎?鏟平嗎?再說,我們都老了,還能夠干多少年呢?愚公聞言更是喜形于色道:這樣更是好事啊!我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我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死了還有子孫后代,就這樣一直移山填川,我們不但兒孫興旺,也事業有成啊!眾人一聽這話都恍然大悟,互相擊掌贊成愚公帶領大家都來移山填川了。附近的村民也明白了這個道理,都紛紛加入了愚公移山行列。愚公帶領大家移山,大家都成為了富貴人家。
學習愚公移山精神
這么想來,這愚公移山的故事可能是真實的,那太行山和王屋山,起初怕真有上萬米高呢!只是被愚公的后代世代移山填川以后,變得就像今天這個樣子了。愚公的后代繼續移山填川,這太行山、王屋山就會被夷為平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