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烏梅對肝有什么好處
來源:夾縫中的遠志草
開門見山,今天想和你聊聊烏梅。
那么,烏梅有什么用呢?
好吃?
還有呢?
解渴?
今天的文章到這里結束了。
好了,說正經的。我們今天講的不是零食烏梅,而是正兒八經的中藥烏梅。
烏梅
那么,烏梅到底有什么藥用功效?
我們不妨從古籍中來找答案。
你去看《神農本草經》,《本經》里清清楚楚的記載著烏梅“去死肌,蝕惡肉”。
那什么是死肌,惡肉呢?簡單說,長在身上的各種疣,或是長在身體內的息肉都是。
而談及烏梅為何可以消除息肉之前,不妨先來說說什么是息肉?
在中醫認知中,體內的息肉大都因為痰瘀互結所致,這些痰瘀結于胃,就是胃息肉;流駐于腸道,就是腸息肉;奔走于鼻,就是鼻息肉;盤踞于子宮,就是子宮息肉。很多人去醫院體檢,查出身體內長有息肉,第二年再去體檢的時候,往往會發現這個息肉和去年相比又大了一些些。這正是因為體內互相交結的痰瘀正不斷的在擴張。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很多息肉大都是良性的。
而烏梅被廣泛的用于治療息肉,并不是說它可以消除息肉,而是它可以抑制住息肉的不斷生長。這全依賴于烏梅的酸味。
烏梅以其酸味聞名于中藥圈,至于烏梅到底有多酸,古人都忍不住感嘆道:“任君百計相薰炙,本性依然帶點酸”。
烏梅
中醫則認為,酸能收能斂。所以,烏梅跑到我們的體內,就像是一張大網一樣,把體內的痰和瘀先收攏,使其不再繼續在我們體內肆意妄為的生長。痰瘀被抑制住了,息肉自然也就得到了控制。
然而,單單控制住息肉,不讓其繼續生長并不能稱之為治愈。
名老中醫石恩駿先生在烏梅的基礎上了擬了一張攻堅方,這里的“堅”說的正是息肉,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攻堅方:烏梅、威靈仙、僵蠶、薏苡仁。
烏梅,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放在這里主要起“收斂”的作用,想要把息肉消滅殆盡,首先就得把它穩住。
烏梅
然而,單單維穩顯然是不夠的,這里又用到了威靈仙。
威靈仙是藤本植物,入藥的部位是它的根莖。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植物的根莖都是往土里扎根的。而威靈仙偏偏是特立獨行的那一味藥材,它生性倔強,生來就喜歡往石縫里鉆。入藥后,跑到我們的體內也是一樣,善通散淤堵,把郁滯的氣血疏通,所以,總結威靈仙的特點就一個“通”字。
威靈仙
僵蠶,是我們小時候養的蠶寶寶在感染白僵菌死后而作藥用。僵蠶質地堅硬,味咸而辛。中醫講,咸能軟堅散結,辛能行散。是故,僵蠶一邊可以把郁結在一塊兒的痰瘀破散開來,一邊又可將之一點一滴的行散開來,雙管齊下。
僵蠶
最后,又用了一味薏苡仁。薏苡仁功善利水排膿,可將威靈仙和僵蠶化散開的痰瘀以小便的形式排出體內,給內邪以出路。
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