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裹裹快遞查詢 菜鳥裹裹查寄快遞單號
相信每個愛網購的你都對菜鳥裹裹不陌生,基于產業互聯網和快遞場景的差異化,菜鳥構建了線上APP+線下服務的物流生態。本文就「菜鳥裹裹」寄件取件業務設計進行解析,一起來看看吧。
前言
如果你經常網購,那么你對菜鳥一定不陌生,從手機里的菜鳥APP到社區里的菜鳥驛站。菜鳥裹裹沉淀了物流行業領先的體驗設計理念,他們讓物流行業在逐漸改變冷冰冰的印象和面貌,更多地融入了情感設計與創新設計。
一、產品背景
近年來隨著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興起,快遞行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目前,快遞行業分為三大陣營,分別是以“三通一達”為首的菜鳥系,京東、騰訊為首的京騰系,以及特立獨行的順豐系。
今天來分析「菜鳥裹裹」,它作為阿里商業生態下的快遞平臺,包括了寄快遞、查快遞、取快遞等服務。在消費者終端,菜鳥旗下的菜鳥驛站打通了物流最后一公里,比快遞網點更靠近消費者,也為社區團購提供了物理店鋪。目前,估值約200億美元的「菜鳥」,被拆分IPO準備上市計劃,這也是馬云的最后一個商業夢想,「菜鳥」未來幾年也將扛起阿里的增長大旗。
二、產品結構
菜鳥裹裹產品結構圖
三、寄件業務的系統架構
在寄件業務中,涉及到寄件人、收件人和承運方三種角色。
首先,用戶發起寄件任務,然后菜鳥作為承運方派遣快遞員完成攬收包裹的任務,將包裹發往貨運中轉點。當包裹運輸至目標城區后,快遞員將把它派送至收件人手中。
在訂單創建環節中,寄件人需要完成寄件信息準備、物品準備、務選擇等操作。菜鳥平臺確認訂單后,需要生成電子面單,并通過運力系統派遣攬件任務給快遞員。如果收件人是商家,也將生成退換的工單,并完成相應的人員籌備工作。
在包裹攬收環節中,寄件人將物品以事先約定好的方式遞交到指定地方或快遞員手中。快遞員也可以上門取件的方式完成包裹遞交。此后,快遞員要將包裹運送到指定地點,以推動下游業務人員完成運輸工作。
在包裹運輸和包裹送達環節中,菜鳥將通過一系列物流活動將包裹派送至收件人手中,完成最后的多方訂單完結確認。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寄件鏈路。
四、產品視覺層分析
視覺層是用戶與產品進行互動的重要接口,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和使用體驗。良好的視覺設計可以提升用戶的品牌認知和用戶體驗,增加用戶的黏性和轉化率。同時,視覺設計也需要與產品的功能和交互設計相結合,確保產品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菜鳥裹裹在視覺層,通過兼顧各種快遞相關業務的特色,打造高效、專屬的品牌記憶點,定義專業簡潔、快速省心的視覺基調,從色彩、IP、圖標、動效4個維度進行設計映射。
4.1 主色風格
主色是產品品牌核心元素之一,能夠直接影響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并且代表產品的個性,產品的使用場景。在制定主色風格時,需要考慮用戶群體、產品定位、市場競爭等多個因素。
作為一款國民級工具類產品,「菜鳥裹裹」使用藍色作為主色,從色彩精細化傳達、情緒性語義意向來布控主色調,塑造快遞工具類目“高效專業”的用戶心智。
4.2 logo / IP形象
互聯網產品最喜歡使用卡通動物作為 IP 形象。「菜鳥裹裹」使用小鳥作為品牌形象,搭配機器人外觀,更加突出智能化。回顧其 logo 迭代過程,傳遞出品牌戰略不斷升級的過程。從最初扁平的小鳥叼包裹的形象,到智能機器人小鳥助手的形象,反映出更加專業化的品牌效應。
4.3 圖標
對于產品的視覺層而言,圖標可以說是整個產品的點睛之筆,它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視覺體驗和產品調性。在菜鳥APP整個界面中有兩類主要的圖標類型。
(1)面性圖標
面性圖標是通過面來塑造形體的圖標,采用了剪影的設計形式,通過線或者面去切割基礎輪廓面,通過分型來塑造圖標的體積感。不同的切割手法造成了面性圖標設計感的差別。
在菜鳥APP首頁的頂部,面性圖標承載了三個核心功能:取包裹、寄包裹、出庫碼。配合底色大面積的藍色,三個面性圖標,視覺突出,情緒感較強,讓用戶迅速定位到核心功能。
(2)線性圖標
線性圖標是由直線、曲線、點在內等元素組合而成的圖標樣式,通過線來塑造輪廓。
在菜鳥APP金剛區圖標、消息、訂單和tab未選中狀態都是使用線性圖標,在金剛區的圖標中,更是加入了玻璃質感點綴,讓圖標在簡約中帶著趣味性。
4.4 下拉刷新
刷新的設計是產品中的基礎功能,在菜鳥APP首頁的下拉刷新方便用戶獲得最新的包裹動態。
在下拉交互手勢中,頂部會向上飛出一只頭頂竹蜻蜓的小鳥形象,小鳥飛走后屏幕上方落下一個打開的快遞箱。有趣的交互動畫清晰地反饋了刷新這一手勢操作的狀態,與IP 形象結合到 UI 場景中不僅強化品牌感,也能帶來更加情感化的體驗,最后巧妙地將平臺運送快遞這一過程展示了出來,趣味性極強。
總結
什么是情感化設計?菜鳥裹裹的設計團隊告訴我們,這就是以情感化為中心的設計。過去,設計師總是思考如何在產品中傳遞情感,因為傳遞情感的細節不僅可以讓產品更具生命力,還可以提高用戶對產品的好感度,讓產品深入人心。設計師可以在顏色、圖標、下拉刷新動畫和文案等方面運用情感化設計,構建情感化設計思維,更好地鏈接用戶,創造令用戶驚喜的體驗。
五、產品體驗分析
5.1 首頁功能分析
首頁作為APP的門面當擔,即是用戶心智承接的核心陣地,也是查快遞取件的主要場景。最明顯的是位于頁面頂部操作區的三大核心功能:「取包裹」快遞的收取功能、「寄包裹」菜鳥核心寄件功能、「出庫碼」菜鳥驛站取件碼。
在廣度上,金剛區的圖標分為運營活動和「菜鳥」商業版圖拓展出的社區服務類。卡片區是「到站包裹」和「在途包裹」的信息卡片,作為收件人和寄件人兩種角色核心功能展示區。最后是「大家都在逛」推薦算法商品信息流,豐富首頁的內容。
總結
基于快遞行業差異化洞察,菜鳥裹裹圍繞快遞場景進行用戶需求體系的搭建,從“寄件-查件-取件-購物”,階梯式構建用戶結構化認知。從被動使用查看淘寶天貓的快遞,到主動引導添加各大電商平臺的快遞,打造“知心”的用戶體驗。
5.2 寄件人:【寄件】路徑及各頁面交互點分析
【寄件前】-特色場景構建
在寄件場景下,構建了五個差異化場景設計,分別為:寄件、退貨、寄大件、批量寄件、公益捐衣,其中退貨為特色的淘寶寄件場景。為統一用戶感知,在品牌、顏色以及風格調性上,不同場景同步了整體的設計心智,配合了首頁的基調。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滿足不同寄件場景,也嘗試了不同的體驗設計方案。
【寄件中】-省心的寄件體驗
寄件鏈路中,重點關注全流程用戶需求識別,基于信息減負、路徑縮短等設計策略,構建短平快來提升用戶寄件轉化效率,為用戶帶來省心的寄件體驗。
信息減負方面:
在信息層面,在基礎的寄件地址收件外,有五部分內容:寄件方式、上門時間、物品信息、優惠、平臺權益。
路徑縮短方面:
寄件地址默認使用你最常用的地址,寄件方式、上門時間、物品信息、優惠、平臺權益也都是默認選擇一種,你只需填上收貨地址,就可以下單。操作路徑真正實現了短平快提升了用戶的寄件效率。
【等待取件】-給你專屬的體驗
為快速穿透用戶的心智形成“安全快速專屬”的目的,設計上圍繞“提供全程保障、專屬快遞員”等關鍵詞,著重刻畫寄件動線中的專屬特權,并通過地圖聯動、寄件卡片,為用戶帶來“快速的省心”的寄件體驗。
配合日常運營活動,邀請好友賺現金、寄件尊享福利券,形成再次轉化的營銷策略。
【取件支付】-短鏈省錢的支付體驗
用戶在寄件后,為加速用戶支付流程,基于“短鏈”的設計思維,結合支付流程打造。在快遞員取件后,在首頁出現信息卡片,從首頁入口進入,提示查看明細支付費用,通過區分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設計權益營銷方式,讓用戶獲得最適合的權益,推薦開通裹裹達人,本單立減,將“便捷省心省錢”的理念深入到產品的每個交互頁面。
總結
在寄件流程中,分別從寄件前、寄件中、等取件、取件支付四個路徑,構建了“省心快速專屬省錢“的品牌心智。
從用戶層面看,用戶對產品的整體體驗來自各個出點所組成的一條體驗供應鏈,每一個觸點都是產品與用戶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互動,用戶在寄件的旅程圖上,需要經歷三次核心節點,下單、報取件碼、支付。在通過寄件下單頁默認給用戶提供寄件方式、上門時間、物品信息等,在寄件的體驗供應鏈上做到可以一鍵下單。
從平臺層面看,搭建了五個場景覆蓋了用戶日常的寄件場景,每個場景相互獨立,在操作流程上給予優化平臺的交互體驗。在運營側賦能業務增長,在用戶下單頁面和支付訂單頁面,推薦裹裹會員開通服務,作為增值服務一項并綁定贈送優惠券進行銷售,提升平臺收入。
5.3 寄件人:退貨路徑交互點分析
菜鳥裹裹提供了便捷的取件和寄送服務,還提供了退貨服務。在購物體驗中,退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流程。如果退貨流程繁瑣、復雜,用戶可能會對APP的服務產生不滿,從而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菜鳥裹裹提供了便捷、簡單的退貨流程。
退貨頁面分為淘寶天貓退貨和其他平臺退貨兩種。
在淘寶天貓上購買的商品,可直接在淘寶上申請退貨,等待客服確認后,就可以得到退貨寄件碼,選擇上門取件時間,同時在菜鳥平臺會同步顯示寄件碼。用戶只需要將退貨商品裝好并封好,等待快遞小哥上門取件或送往菜鳥驛站即可。整個流程簡單明了,用戶可在淘寶上可完成全流程的操作。
在其他平臺退貨分為三步,先復制商家退貨地址,然后手動粘貼輸入區域,最后智能識別一鍵下單。返回到退貨頁面,選擇寄件方式、上門時間、物品信息等信息,與 4.2 寄件流程一樣。
5.4 收件人:取件路徑及各頁面交互點分析
探索消費者取件路徑:
【查快遞】-讓距離縮短
在進入包裹物流狀態界面時,地圖上的快遞車圖標會按照當前站點路線開始一段有趣的行駛動畫,這時界面上會配合氣泡出現提示文案:包裹離你越來越近了。這個情感化設計通過視覺和文案,觸達到用戶在查快遞時候的期待感,傳遞出品牌“快速安全可靠”的價值。
包裹的物流節點分為:已下單、運輸中、快遞員派件中、已簽收四個大類,以及各個中轉站的攬投部,配合電話顯示方便用戶時刻聯系到快遞到信息,提高用戶的掌控感,傳遞出品牌“安全可靠”的價值。
無限下拉的商品feed流,為單調的包裹查詢場景添加了購物場景,讓鏈路從菜鳥的快遞業務引流到淘寶的購物業務,形成了商業閉環。
【去取件】-服務設計讓取件更便捷
取件流程涉及到APP的操作流程和線下菜鳥驛站或快遞柜的操作流程,此處分為兩個方面介紹。
一方面,在APP上用戶會看到包裹到站的數量和類型,比如菜鳥驛站、快遞柜。到站包裹卡片上會顯示五部分信息:驛站名稱、取件碼、包裹商品縮略圖、手機尾號、快遞公司。
另一方面,菜鳥驛站線下的取件流程涉及到體驗設計中的服務設計。在一個完整的服務體驗中,服務設計和空間中的體驗是分不開的。當你到達菜鳥驛站,打開菜鳥APP查看取件碼,再走到貨架,查看指示牌,找到你的快遞,拿到閘機上掃碼完成取件,至此完成了整個鏈路。
總結
在交互設計中,呈現信息的是卡片/容器,而在線下空間場中,菜鳥驛站呈現信息的載體是貨架、包裹、指示牌。從燈光照明、貨架布局、取件導視、再到菜鳥 app 等各個層面,都對體驗有所影響。作為體驗設計師而言,我們該如何加強對服務和空間之間關系的理解,以創造有影響力的體驗設計值得思考。
產品體驗總結
便捷快速:用戶可以在菜鳥裹裹APP上快速下單,并選擇合適的取件時間和取件方式,用戶可以選擇自助取件、快遞員上門取件、代寄等多種取件方式,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方式。
實時跟蹤:用戶可以在APP上實時查看包裹的物流信息,隨時了解包裹的配送情況,在查詢快遞的時候使用情感化動效設計,增加產品的趣味性。
高效安全:菜鳥裹裹APP采用智能化的取件系統,確保用戶的包裹在取件過程中高效安全。
總之,菜鳥裹裹APP的取件流程便捷快速、實時跟蹤和高效安全,為用戶提供了更好的寄件和取件的體驗。
六、設計反思
6.1 用戶與平臺的目標
在寄件業務中,用戶期望的是寄件速度快、服務體驗好、價格便宜。平臺期望的是用戶量大、下單率高、綜合收益高。菜鳥目前給出的定位是“隨心,省心,放心,想怎么寄就怎么寄”,即圍繞用戶體驗和服務體驗好這一關鍵要素,增加寄件安全性、提供多樣的寄件收件方式,并提供高響應速度的上門收件服務。
6.2 用戶選擇的決策因素
影響用戶選擇快遞業務的因素有三種,第一是價格,第二個是服務,第三個是速度。
價格便宜:用戶會把寄快遞所產生的價格多少作為選擇的最主要的因素。那在價格方面,菜鳥裹裹提供了多種快遞服務類型,以及優惠券組合形式和會員模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服務類型,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和預算。
服務體驗好:用戶會比較不同快遞品牌的使用體驗,選擇一家最適合自己的快遞品牌。在體驗服務方面,平臺的重點在于理清用戶使用場景,針對性地優化服務流程體驗。同時完善客服系統、快遞員操作系統等基礎設施,從而保障整體的服務質量。使用下來感覺菜鳥裹裹是十分注重用戶體驗的,它采用線上和線下場景結合的形式,推動其快遞生態在服務體系方面的發展。
寄件速度快且準:因為寄件服務會因場景不同、品類不同,而對寄送時效性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說退貨和換貨場景,后者時效性要求一定高于前者,這也是用戶選擇快遞業務一個重要的因素。關于寄件時效性的服務,建議菜鳥裹裹可以在產品側根據優先級進行針對性的優化,推出不同時效承諾的寄件服務,例如隔日達、當日達等,以此提升用戶對寄件速度要求對滿意度。
6.3 菜鳥裹裹APP的設計優點
在產品使用過程中,視覺側體會到顏色、圖標、動畫帶來傳遞的品牌溫度。在體驗側,寄件取件流程的使用方面體會到,產品交互打磨的簡潔高效,并且通過文案和動效設計在用戶與產品之間,構建情感傳遞的橋梁,讓產品鮮活起來,使一個活靈活現的快遞小助手深入人心。
6.3.1 高效
無論是寄件頁面的布局設計,還是產品各流程的提示文案,都傳達出高效的品牌形象。
6.3.2 專業
在寄件下單的流程做到了“短平快”,減少用戶的操作;在查快遞的時候,配合地圖插畫和動效,讓用戶時刻掌握物流站點信息,了解快遞到達和轉運情況,標志出清晰的快遞狀態。建立了一個專業的快遞平臺形象。在線下收取快遞的體驗上,菜鳥驛站通過清晰的貨架和標號標識,構建了專業的快遞收取站點。
6.3.3 溫暖
作為一款工具類產品,菜鳥更多是以小助手的角色來陪伴用戶。告別傳統冰冷的快遞業務,走向重視用戶注重情感化設計的產品。當你快遞到了提醒你“記得領取你的快遞哦”,當你查快遞時候告訴你“包裹離你越來越近咯”,讓寄快遞和取快遞的過程充滿了溫度。
6.4 設計策略優化點
提升儀式感:
隨著時間推移,節日慶祝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人們從傳統的慶祝方式出發,慢慢創造和演變出新型的慶祝方式,當下的快遞服務讓人們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從面對面送禮物到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的表達慶祝,所以菜鳥可以在下單業務中,考慮京東快遞驚喜達的交互,增加節日卡片營造儀式感。并且,通過寄件人和收件人的角度,全流程的觸達儀式感的打造,提升產品驚喜感,賦能業務增長,助力營銷傳播。
七、結語
基于產業互聯網和快遞場景的差異化,菜鳥構建了線上APP+線下服務的物流生態。在用戶使用場景上發掘了很多設計層面的特性,例如退貨場景的交互流程和查快遞場景的情感化設計,真正做到了以設計驅動體驗設計。他們沉淀了物流場景下的增長設計圖譜,沉淀了物流行業領先的體驗設計理念和服務能力,讓物流行業在逐漸改變冷冰冰的印象和面貌,更多地融入情感和創新。
參考資料:
- 《起底菜鳥“數據王國”:三通一達的蜜糖與砒霜》:http://baijiahao.baiduu.com/origin/s?id=1752066207270936578&wfr=spider&for=pc
- 《全方位拆解菜鳥網絡寄件服務,展望物流行業的增長機會》:http://runwise.co/digital-growth/growth-strategy/63967.html?fr=post_rec&login_t=1681093367
- 《菜鳥設計師化身「夢想改造家」,24小時打造全新驛站》:http://mp.weixin.qq.com/origin/s/TQDZCNA7Q3yXxZ4S6yf_8A
- 《菜鳥設計年度回顧——這群設計師在2021年又為物流行業做了哪些改變?》:http://mp.weixin.qq.com/origin/s/4Lk1LPGA8DLKvN8GszZG6g
- 《京東JDC|京東快遞小程序驚喜速達服務設計復盤》:http://www.yuque.com/origin/yaoyao357/ux/futqmqpow15cvgggZbfyN
本文由 @yaoyao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