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十句穿透人心的經典語錄
平時生活里,你一定對這些話熟記于心,如表達七情六欲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闡述親友關系的:“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揭示處世智慧的“強龍不壓地頭蛇”等。
這類俗語我們常常掛在嘴邊,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些話都出自于《西游記》。
《西游記》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不僅是一部精彩的神魔小說,更包含著諸多為人處世的哲學,其中許多語句早已成為現在老百姓的口頭禪。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出自《西游記》的經典語錄吧!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出處】《西游記·二回》
悟空道:“這個卻難!卻難!”祖師道:“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悟空聞得此言,叩頭禮拜。
【解釋】只要肯下定決心去做,就沒有辦不好的事。
起初,孫悟空在菩提祖師座下拜師學藝,認為學藝時間長且難,因此祖師教導孫悟空要不懼困難,后來孫悟空也在不斷的努力下學有所成。
這句話,我們已是耳熟能詳。人生貴在堅持,半途而廢者多怨天尤人,不懈努力者總勇攀高峰。
正如毛主席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所言:“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今朝有酒今朝醉,
莫管門前是與非。
【出處】《西游記·五回》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
【解釋】盡興喝酒,不必理會是是非非。比喻姑且盡情享受眼前歡樂。
孫悟空還是齊天大圣時,常在花果山與友暢飲,有一日,小妖來報,說有神前來挑釁,孫悟空不予理會,只說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
可見,就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都深諳及時行樂之理,不因眼下憂愁而困頓。
其實,“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話出自唐代羅隱的《自遣》詩,雖用于自我寬慰,但也蘊含著人生至理。與其憂心于未來處境,倒不如積極昂揚過好當下。
功到自然成
【出處】 《西游記·三十六回》
“師父不必掛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 ’也。”
【解釋】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西天取經,道阻且難,有時候就連唐僧也會忍不住打退堂鼓,孫悟空眼見師父倍感疲累,便出言安慰幾句。
九九八十一難,是取經路上已知的重重難關。但人生路上的困難,卻是變幻莫測的,不知何時就會深陷泥潭。
當我們面臨困境時,不必頹唐,只要朝著心中的方向不斷前進,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出處】《西游記·四十回》
“常言道: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哩。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禮相邀,他那里與你認什么親耶?”
【解釋】親近的人如果長時期不來往也會變得疏遠。
當時,唐僧被紅孩兒抓走,孫悟空遍尋無果,正在一籌莫展時,土地爺告訴他紅孩兒是昔日好友牛魔王的兒子,孫悟空立即重燃希望,然而當他將喜訊告知豬八戒時,卻被迎頭潑下一盆冷水。
因為知曉人情世故的豬八戒深知“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的道理。后來果如豬八戒所料,紅孩兒根本不認孫悟空,還放三昧真火燒了他。
其實這句話所體現的人際交往原則,在現實生活中早已司空見慣。人們常說:“遠親不如近鄰”便是這個道理。
常來往,常走動,彼此感情才會愈加濃厚,若是多年不聞不問,就算有著血緣親情也會格外疏遠。
不看僧面看佛面
【出處】《西游記·四十二回》
“菩薩,你卻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萬救我師父一難吧!”
【解釋】形容寬容某人或某事。
孫悟空打不過有著三昧真火的紅孩兒,只得去請菩薩幫忙,在菩薩的百般詢問下,孫悟空便說出上述的話,最終說服菩薩,一同營救唐僧。
關于這句話,還有一個傳說。佛教中韋陀菩薩主要負責驅除邪魔,保護佛法,但因他懲惡揚善時十分嚴苛,就算面對有悔過之心的人也會嚴懲,這與佛家教義相悖。
因而佛祖現身,請他日后施法時,能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放人一馬,使其改過自新。
確也如此,常說:“窮寇莫追。”與人相交,切記不可得寸進尺,否則物極必反,危及自身。
像諸如此類大眾熟知的經典語錄還有許多,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田”、“朋友妻,不可欺”等。
一本《西游記》,貫穿古今事。雖講的是神魔故事,但卻是最貼合人性的。
在這里,我們能學到許多人生智慧,小到個人的為人處世,大到家國的興盛建設,包羅萬象。
愿你我閑暇時,都能靜下心來,感受《西游記》中的人間煙火。
來源:微信公眾號“品讀詩詞歌賦”
作者:向小園
編輯:鄧汝濛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號,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