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多元化”進擊:擬私有化庫卡 集中發展“機器人”業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實習記者 曾惠心 深圳報道
11月23日,美的集團再拋重磅收購計劃,計劃全面收購德國庫卡股權并私有化。
根據公告,擬通過全資子公司全面收購公司控股的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公司KUKA Aktiengesellschaft(以下簡稱“KUKA”)的股權并私有化(以下簡稱“本次收購”)。
本次收購完成后,KUKA將成為公司全資控制的境外子公司,并從法蘭克福交易所退市。本次收購有利于KUKA專注業務經營并提升公司在機器人與自動化相關業務領域的內部資源協同和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前,在美的集團發起收購要約時,曾做出承諾“美的沒有與庫卡集團簽署控制協議,促使庫卡集團退市,或對庫卡集團進行重組的意愿;將支持庫卡監事會及執行管理委員會的獨立;不會促使員工人數改變、關閉基地以及任何搬遷行動的發生”。
而此次美的集團打破承諾,宣布完全收購庫卡,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
11月24日,美的集團微漲0.98%。
控股五年后擬私有化庫卡
公開資料顯示,庫卡是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及自動化生產設備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與瑞士的ABB、日本的FANUC、YASKAWA一起被稱為“機器人四大家族”。
其與美的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5月,彼時美的集團多次公告稱,開始要約收購KUKA。經過半年多的手續與流程,美的集團在2017年1月正式宣布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MECCA合計取得庫卡集團94.55%股權。
根據公告,美的集團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MECCA合計持有庫卡集團3760.57萬股股份,約占庫卡集團已發行股本的94.55%。彼時的收購實施情況報告書顯示,該次收購的要約價格為每股115歐元,交易金額為37.07億歐元。
對于收購的原因,美的集團表示,此舉有利于庫卡專注業務經營并提升公司在機器人與自動化相關業務領域的內部資源協同和共享。公司將推進庫卡在中國的本土化運營,加大對產品開發應用的投入。
彼時,美的集團的傳統家電版圖已經臨近天花板,亟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面向TO B業務多元化發展。去年年底,美的集團更是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機器人與自動化”被正式列入公司五大業務板塊之一。
不過2017年至今,庫卡的發展并不樂觀。2017至2020年,庫卡營收分別為34.79億、32.42億、31.93億、25.74億歐元,呈現出下滑態勢,凈利潤分別為0.89億、0.13億、0.10億、-1.03億歐元,盈利能力下降。
其中,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庫卡更是陷入虧損,不過進入2021年,得益于全球疫情后經濟復蘇,公司業績開始好轉,2021年前三季度,庫卡銷售收入為23.60億歐元,同比增長26.8%;稅后利潤2980萬歐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全力進軍智能機器人業務
從早前美的集團的公告中,不難看出其對機器人業務的期望。
彼時,美的集團特地在2016年年度報告中多番強調,要約收購庫卡是“美的加速推進‘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戰略舉措”,“標志著美的成為中國及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的領軍科技企業”。美的集團還表示將推動庫卡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而此次擬全面收購并私有化庫卡,或是美的集團應對庫卡經營困局的重要舉措。
家電產業分析師梁振鵬便認為“美的集團當初收購德國庫卡機器人,是為了在家電主業之外尋找另一增長空間。但美的集團作為家電企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沒有相關技術、資源優勢,收購庫卡后被動運營,整合難度非常大。此外,庫卡仍是德國上市公司,對于美的集團管理有所掣肘。美的私有化庫卡,有利于全面控制庫卡公司,對相關業務之間資源整合有促進作用。”
美的集團也表示,本次收購有利于KUKA專注業務經營并提升公司在機器人與自動化相關業務領域的內部資源協同和共享。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家電業務受到原材料上漲和市場需求飽和“雙重夾擊”,盡管今年美的集團的營收與凈利潤表現仍然比較穩定,前三季度分別實現了20.75%的營收增速與6.53%的凈利潤增速,但多元化布局仍須“未雨綢繆”。
據了解,美的在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明確提出面向醫療、娛樂、新消費領域的相關解決方案,并先后收購合康新能、萬東醫療以及菱王電梯等企業,逐漸探索新的盈利增長曲線,而擁有機器人關鍵技術的庫卡在其中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覷。
今年上半年,庫卡在物流倉儲領域獲得麗珠制藥冷庫改造、安踏斐樂全渠道中央倉等項目訂單,在醫療領域成功取得長春國文新區醫院項目訂單,在汽車領域成果開拓重型卡車行業新客戶。與此同時,庫卡積極協助美的集團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截至2021 年 7 月,美的機器人使用密度已超過 320 臺/萬人,并計劃在2023年實現530臺/萬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