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焦慮下如何捕捉興趣“點”
這是一個言必稱“大數據”的時代,在旅游市場散客化、移動化兩大趨勢下,OTA(在線旅游商)競爭激烈、旅行UGC(用戶生成內容)社區啟動目的地商業合作;PC時代的較量還正進行、旅游移動端又在崛起……
用戶彼此成就旅行
未來5-10年,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政策的持續利好,以及移動互聯網、在線旅游、大數據技術、低成本航空、旅游特價等多個環節的迅猛發展,旅游將從低頻次、高消費,變成高頻次、高關注度以及更低出行成本的消費行為。這一變化意味著人們對更多優質旅游信息和數據的渴求。“2014年將成為在線旅游行業的分水嶺,未來大數據模式更要符合旅行者信息的需求,個性化、人性化首當其沖。”螞蜂窩CEO陳罡給出了一個年度結論性觀點。
途客圈黃而慧認為,對移動產品來講,首先要站在用戶角度,用戶怎么去用你的產品,這點很重要。“包括像我們自己在做旅游攻略的時候,我們很多的旅游攻略都是我們自己親身經歷去到那邊,我們做北京的旅游攻略,整個團隊周末就在北京轉悠,怎么去收集信息,同樣一個景點有哪幾個門,哪些門你是可以逃票,這些都會去親身經歷嘗試去看。”
每一個人都有故事,每一個酒店、餐廳、景點也會因為注入了他人的故事而變得有血有肉,立體生動。這就是大數據時代要捕捉人心的要義。POI (興趣點)信息在哪里?陳罡解釋,“食宿行游購娛”六種要素分類往往彼此割裂。現在要圍繞POI興趣點,例如當代中國客人覺得免費wifi比免費早餐重要得多,又比如圍繞一個受歡迎的區域,一家餐廳,一個酒店,一個景點進行在線預訂,各要素彼此關聯,它為什么受歡迎是有原因的,而且它受歡迎背后一定也有被人詬病的瑕疵,從而形成豐富、生動、完整的出行畫面。
螞蜂窩CEO陳罡:螞蜂窩可以從 UGC 的游記攻略里提取出類似“酒店距離新宿車站很近,乘坐地鐵和 JR 線都非常方便,方便去新宿購物。酒店有地下通道可以直通新宿站,帶著很大的箱子行走也不會太吃力”這樣的句子,不是“還行”、“不錯”等習慣性好評,也不是“爛透了”、“垃圾”等情緒發泄,而是有風格的評價,要知道這是純粹做酒店預訂的OTA 很難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