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智造”融合 打造過硬的制造業“身板”
導讀杭州出臺新制造業計劃,極大地振奮了制造業企業的士氣和杭州發展制造業的信心。這次疫情期間,杭州不僅在防控疫情方面成全國表率,復工復產之神速也是走在前列,而這兩者就是基于杭州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的雙引擎基礎。
“杭州出臺‘新制造業計劃’,極大地振奮了制造業企業的士氣和杭州發展制造業的信心。這次疫情期間,杭州不僅在防控疫情方面成全國表率,復工復產之神速也是走在前列,而這兩者就是基于杭州數字經濟和制造業的‘雙引擎’基礎。”市政協委員、杭州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正剛表示。
新松公司是一家來杭投資落戶的智能制造代表企業。今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工業機器人的產業鏈上下游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和防疫設備新需求,新松利用自身技術和制造優勢,3月初上馬自動口罩機生產,一個月就收到了大額訂單。
如何為已經插上數字經濟翅膀的杭州經濟,打造一副過硬的制造業“身板”,是新制造業計劃的核心。“智能制造是重要的引擎”,李正剛建議,要加強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推廣的深度,加大政策引導,鼓勵優勢智能制造企業和制造業企業聯合打造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新型企業聯合創新載體;同時加強對本地智能制造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強智能制造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引進培養,著力把錢塘新區打造成“新制造業計劃”的示范引領區,構建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制造業的數字化升級,也讓市人大代表朱瑩感受頗深。她所在的杭氧空分設計研究院近期新采購了先進的數字化設計軟件系統,進一步提升了裝備設計的技術水平。杭氧作為國內空分設備行業龍頭,近年來從裝備制造向氣體產業延伸,加快從傳統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的創新轉型。今年以來,又有多個氣體投資項目進入設計階段。朱瑩認為,制造業數字化,不僅打通了研發、設計、生產各環節的數據鏈,提高運轉效率,也最終提高了制造業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李陽”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