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小車“駛入”校園 戴爾與復旦合作開發人工智能實踐課
中新網上海9月23日電 (陳小寧)戴爾—復旦人工智能(AI)實踐課程開講。記者23日從戴爾科技集團與復旦大學獲悉,這門課程聚焦AI技術,手把手教學生從實操出發,聯結自動駕駛基本理論框架和流程。
據悉,戴爾與復旦在原有產學研合作項目、共建聯合實驗室的項目基礎上,以及在“新工科”背景下,共同研發了這門新型專業課。“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國家“新基建”戰略的重要建設領域,也是產學研界都非常關注的技術。而任何科技的創新和發展最核心的要素仍然是人才。”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兼中國研發集團總經理劉偉說,這次的課程開發是校企之間優勢互補的創新型教學嘗試。
“這門課為學生提供了了解當前最新的行業應用和場景的平臺,使他們有機會將日常課程中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進一步激發學習、研究的興趣。”復旦大學信息學院教授胡波說。
胡波介紹,與高校傳統的信息化課程相比,這門課具有的優勢在于,學生動手操作占比超過50%,通過場景化和游戲化的方式進行。課程聚焦AI技術,引導學生通過課程項目的推進,形成“實操激發興趣、興趣驅動理論、理論指導作業、作業映射行業、行業拓展實操”的完整學習閉環。
劉偉補充說,戴爾為課程提供了交互教學平臺,包含詳細操作步驟的課件、豐富的課件資源、滲透行業應用,更有戴爾的研發團隊、行業專家手把手教學。此外,課程中使用的自動駕駛小車的第一代產品曾在首屆上海進博會亮相。他還說,戴爾正為全球約80%的自動駕駛車企提供基礎架構平臺。
“有了在自動駕駛領域AI學習的經驗,也讓我對科技如何落地為實際應用有了更多啟發和思考。”有學生在課后如是說。
戴爾在中國設有8個研發中心,并在中國已服務超過2400所高校,和10所雙一流大學共同設立了創客聯合實驗室。在其最新公布的2030積極社會影響目標中,培養包容性被制定為重點工作之一,為此他們啟動了“工科女生”項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