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人工智能大會: AI賦能科技生活

AI算法為防疫提供大數據支撐;AI模型讓視頻篩選有了“智慧大腦”;AI技術賦能各行各業……
10月31日,在太原舉行的2020中國人工智能大會成果展上,各人工智能行業領軍企業深度聚焦的AI技術創新及落地應用成果集中亮相。這些涵蓋數字文化、數字生態、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的前沿產品和核心技術,展示了人工智能對社會生活的深刻改變和對經濟發展的顯著影響。
AI無處不識別
展廳中,一個可以輕松體驗人工智能識別場景的AI體驗區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圍觀”。這個體驗區,融合了佳華科技的區域入侵、安全帽佩戴、未戴口罩等AI模型。當識別到未佩戴口罩人員后,系統自動對區域人員進行標注,同時彈出未帶口罩警示信息,提示工作人員追蹤顯示人員位置,這有效地減少交叉感染風險,提高安全性。
佳華科技的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介紹說,“佳華的AI 算法,擁有真實場景的大量數據樣本和人工智能大數據體系,支撐算法團隊能快速地“生產”算法。同時,依托強大的數據運營團隊,公司在數據運用中不斷優化算法,把算法訓練得更加智能。”
目前,佳華科技的人工智能場景,采用先進的AI算法模型,可進行人體視覺、環保視覺、交通視覺、數值優化的30余種復雜場景下的AI算法,解決更多的社會痛點問題。
AI 技術如何精準識別?
這涵蓋安防、環保、領域、工業、疫情防控等領域的30余種AI算法,為何識別領域如此廣泛?作為AI技術應用創新的引領者和推動者,佳華科技是如何訓練喂養自己的AI算法?
“我們具備經授權應用的海量數據資源,正是佳華科技的人工智能核心優勢之一”。佳華科技負責人介紹。通過與政府等權威機構開展緊密合作,佳華科技取得了針對特定領域的數據集使用、處理的權利,提升了企業在數據資源層面的競爭優勢。通過充分發揮、融合不同數據采集渠道的特點,公司構建多源、多維、全面、綜合的環保和城市管理數據庫,確保掌握充沛、豐富、一致的數據資源,從而保障了數據分析和模型模擬的精準性。
AI 識別場景是佳華科技創新驅動的縮影之一。據悉,該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被國家發改委評定為“人工智能創新伙伴”,成為人工智能領域國家重點扶持的單位;入選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參與人工智能標準制定;參加人工智能領域世界頂級賽事Pascal比賽和人工智能權威評測trillion pairs比賽,排名領先……
這些標志著深厚的人工智能研發實力和至高無上的榮譽,展示了佳華科技以物聯網技術應用為先手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領域的步履。這樣的發展速度、這樣的增長質量,都在為人工智能市場換擋提速的注入新動力。
AI 有何新應用?
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人工智能技術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新的技術手段,也開始深入賦能各個領域。
佳華科技先進的AI技術,正從融合創新走向落地應用,賦能智慧環保、智慧城市等領域。智慧環保就率先體驗到了AI技術帶來的便利。為了防控大氣污染,我國生態環境部門利用視頻監控捕捉發現污染源。如秋冬季常見的露天焚燒污染事件,AI視頻監控能將捕捉到的視頻圖像,在后臺實時分解為50余個不同色度及相關特性的圖層,準確分辨水霧與煙塵、蒸氣與顆粒物等特征,識別率達99.5%以上。AI智能識別,全面準確捕捉污染源、監控空氣質量,為智慧環保增添了智能化的“大腦”。
除了智慧環保上應用AI技術,在城市管理上佳華科技也有很多新的創新應用。人工智能云服務上的社區智慧平臺,被廣泛應用于民生領域,為生活添彩。智慧社區平臺上,通過AI智能識別,精準直觀了解小區的人口數據、房屋數據等關鍵信息。同時通過深度學習和模式識別等AI智能技術,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整合統一。同時將人員行為、人員軌跡、人員身份信息、車輛行為、車輛信息等動態可變的治安因素,轉化為平臺里可評估、可管理、可預警的管理機制,幫助小區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
得益于國家人工智能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及領軍企業的創新,人工智能行業正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各種智能互聯設備等顛覆性技術的出現,將成為物物互通、業業創新的關鍵。
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同佳華科技一樣,持續基于自身優勢,在AI核心技術積累、前沿技術探索以及AI應用落地方面持續深耕,與社會各界一道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