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推進人工智能融合發展與應用,將開展智慧醫院建設試點
日前,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西安市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
對西安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進行系統部署,分期實施。 到2022年,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將走在全國前列,基礎前沿理論研究取得標志性成果,核心技術突破,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產業生態系統基本形成,應用示范效應初步顯現。 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在智能視覺,自主無人智能技術,智能人機交互等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開發創新產品多項,核心發明專利200余項,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內人工智能技術標準10余項。
建成10多個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和10多個新型人工智能研發機構;引進和培養了30多名高水平人工智能領軍人才,培養了3萬多名高校畢業生相關專業人才。
人工智能企業300余家,其中龍頭企業10余家。 建成5-7個產業集聚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方案提出五項重點任務,包括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進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延伸開展人工智能融合發展應用示范,創新人工智能人才引進培養機制,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生態。 強調產學研結合,以及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也涵蓋人工智能融合發展中的智慧醫院建設。
首先,圍繞學科建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鼓勵重點高校完善人工智能學科體系,鼓勵更多高校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拓寬人工智能專業教育內容,加強人工智能與其他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 支持高校圍繞重大問題加快人工智能基礎前沿技術研究,推動人工智能企業與高校深度融合,共建應用實驗室,解決應用難點。 支持感興趣,實力雄厚的智能制造龍頭企業搭建開放式創新平臺。 支持龍頭企業和重點高校聯合創新,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
壯大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從智能軟件,智能硬件,智能機器人,智能車輛,智能終端,智能安防等方面入手。加快核心技術和產品開發,包括開發新一代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家庭智能終端等產品,打造完整的智能終端產業鏈。
拓展人工智能融合發展應用示范,開展智慧醫院建設試點工作,建設大數據與互聯網醫療綜合服務人工智能體系,優化醫療流程,為公眾提供便捷,高效,有益的醫療服務。
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力度,突出人工智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支持校企合作建設人工智能生產,教育,研究人才培養基地。
通過資金支持,考核監督,物聯網,5G,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完善,保障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任務的落實。
資料來源: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