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在人工智能等領域 實施一批科技重大項目
本報訊(記者 董鑫)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支撐新發展格局有關情況。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發布會上介紹,將圍繞推動產業鏈高端化問題,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強化前沿技術部署,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育種等領域實施一批科技重大項目。
王志剛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重首次超過6%,建設13個應用數學中心。在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等方面取得原創成果,高速鐵路、關鍵元器件和基礎軟件研發取得積極進展,涌現了“嫦娥五號”“奮斗者”號等一批國之重器。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一批企業牽頭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重大專項引領重點產業跨越發展,移動通信、新藥創制、核電等取得重大成果。科技為5g規模化應用、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提供保障。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加快應用,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萬家。北京、上海、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21家自創區和169家高新區等推動形成一批創新增長點、增長帶、增長極。
動員全國科技系統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設備和試劑等方向開展抗疫攻堅。一周內完成病毒基因測序、14天完成核酸檢測試劑研發上市。疫苗研發5條技術路線并行推進,7款進入Ⅲ期臨床,4款獲批附條件上市。11種藥物或治療手段進入診療方案。參與世界衛生組織10個工作組,與美、歐、亞、非、拉美、加勒比等國家開展科技抗疫交流合作,分享最新成果,提供中國方案。
王志剛說,面向“十四五”,要堅持“四個面向”,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一是圍繞推動產業鏈高端化的問題,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強化前沿技術部署,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育種等領域實施一批科技重大項目。二是圍繞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大規模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依托國家自創區和高新區,培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高技術企業,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三是圍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加強重大疾病防治、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等的研發應用。四是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力推進污染防治、能源資源高效利用、應對氣候變化等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五是圍繞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以激發人才活力為重點,啟動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