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積分兌換話費 電信積分兌換官網
來源:紅星新聞網
“您好,我是電信營業廳話務員,工號XXX。經查詢,您手機賬戶積分即將過期,稍后您會收到積分兌換驗證碼,我將為您進行兌換服務……”
接到電話后,四川綿陽市民唐先生根據提示,兌換了自己的手機積分,并在隨后領到了一個小禮品。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手機積分價值上百元,而收到的小禮品僅僅是一個價值10元的“三無”產品。
實際上,給唐先生打電話的并非真正的營業廳話務員,而是經過專業“話術”培訓的電詐人員。7月19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經過一年多的縝密偵查,四川綿陽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嫌疑人164名。
案中團伙以合法公司為掩護,招募大量“話務員”,通過“手機消費積分兌換獎品”進行詐騙,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騙取數千名受害人價值1000萬元的10億積分。
↑警方抓獲嫌疑人
一次秘密抓捕行動!
300多名警力出擊
包圍商業大廈某公司 抓獲65人
2020年7月28日上午,四川綿陽市公安局組織刑偵支隊、特巡警支隊、網安支隊和涪城區分局300余名警力,在涪城區石塘派出所院內進行秘密集結,即將展開的是綿陽出動警力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抓捕行動。
“收網行動開始!”在簡短戰前動員后,綿陽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周述一聲令下,幾百名公安民警迅速登車出擊。很快,警方來到位于綿陽城區中心地段的一處商業大廈,包圍了該大廈內的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技公司”)。
行動中,公司老板張某某,總經理徐某,以及正在拓展“手機積分兌獎”業務的員工,共計65名嫌疑人全部被抓獲。警方在現場查扣涉案電腦200余臺,凍結涉案資金300余萬元。
與此同時,綿陽警方還在廣元市、涼山彝族自治州同步展開抓捕行動,將“科技公司”廣元分公司和西昌市的下線公司一舉搗毀,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8名。
張某某在綿陽落網后,一口咬定他們從事的是正當經營活動,公安機關抓錯人了。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20多天前,反詐民警就已盯上了他的公司。
↑警方抓獲嫌疑人
發現手機積分有“利”可圖!
大規模招聘“話務員”
引誘手機用戶進行積分兌換
時間倒回到抓捕行動前的2020年7月4日,綿陽市涪城區反詐中心民警席飛在開展日常巡查工作中,發現一些電話號碼活動十分頻繁。這些異常號碼不停地與陌生手機用戶通話,而且多是從“科技公司”打出,這很不正常。
經過初步調查,公安機關發現在綿陽城區極有可能隱藏著一個以“手機消費積分兌換獎品”為幌子,從事電信網絡詐騙活動的犯罪團伙。
經調查,“科技公司”老板為33歲的四川省劍閣縣男子張某某。公司總部位于綿陽涪城路某商業大廈內,主要是與一些電信運營商合作,開展代理手機套餐升級,電話推銷商品等業務。
2020年3月,張某某偶然發現手機用戶的積分可用于兌換某移動商城平臺的電子券,而國內的一家電信運營商則會按照“電子券”數量每月開展結算。于是,張某某便與公司總經理徐某商量,可以進行牟利。
接著,張某某打聽到福建省廈門市一家科技公司正在代理兩個移動商城平臺的手機積分兌換業務。該公司可以幫助客戶將兌換好的電子券,發送到某電信運營商的結算平臺上,每月會得到相應的現金返還。
于是,張某某便通過多次聯系,成為了上述廈門公司的下線。并組織大規模招募“話務員”,通過發短信、打電話的方式,與“有較多積分的手機用戶”進行聯系,引誘受害人將手機賬戶內的積分進行兌換。
實際上就是偷梁換柱!
專業“話術”換走積分電子券
發給用戶“三無產品”
“您好,我是電信營業廳話務員,工號XXX。經查詢,您手機賬戶積分即將過期,稍后您會收到積分兌換驗證碼,我將為您進行兌換服務……”應聘的“話務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嚴格培訓,公司管理人員會給他們發放一份“話術單”,要求他們背熟,再冒充某電信客服,撒網式隨機撥打手機用戶電話尋找合適的目標。
2020年7月28日在綿陽落網的“話務員”小紅(化名)向民警交代,她是一個多月前應聘到“科技公司”上班的,每天要撥打近500個電話,誘使客戶用話費積分兌換禮品。她一番操作后,會想盡辦法讓客戶說出收到的驗證碼,然后登錄廈門公司提供的某移動商城,迅速將受害人積分兌換成電子券。當客戶索要電子券時,她則會按公司提供的“套路”,說電子券會以禮品形式反饋用戶。就這樣,經過偷梁換柱,公司便將電子券據為了己有,從中牟取可觀的利潤。
唐先生便是接到“話務員”電話后兌換了積分。警方介紹,其積分原本被兌換成價值100元的電子券,但最終收到的卻是一個價值10多元的“三無”產品。對于電子券被調包,他則完全不知情。
↑警方抓獲嫌疑人
一個月獲利高達200萬元!
電詐團伙兌換走10億積分
價值1千萬元 數千人上當
涪城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盧建是“7.7”專案組成員,據他介紹,在偵查初期,他們知道“科技公司”在手機積分上做文章,開始還以為不應該是個大案子。但隨著調查深入,盧建發現微乎其微的積分居然成了這伙人眼中的香餑餑。
通過查詢“科技公司”資金流水,并輔以某電信運營商的積分兌換賬單,在2020年4月初到7月的短短3個多月時間里,該團伙完成了10億積分的兌換,折合人民幣1000萬元,上當群眾多達數千人。除去購買廉價禮品和“話務員”工資,每月獲利高達200萬元。
隨著專案工作的一步步深入,民警發現“科技公司”在四川、福建、河北等地編織了一個巨大的電詐網絡,“生意”越做越大。在廈門“上線”的支持下,張某某的公司“業務”范圍不僅拓展到了川內的廣元、西昌等地,還在千里之外的河北省發展了兩個下線“合作伙伴”。2020年8月,專案組組織警力遠赴福建省廈門市,河北省淶水縣、易縣,在當地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對“科技公司”上線、下線進行精準打擊,41名涉案人員落入法網。
警方說法:
用戶對積分少有關心
作案極具隱蔽性
“如果不及時發現他們行騙的貓膩,全鏈條打掉這個詐騙網絡,受騙人數就會迅速攀升……”綿陽涪城區公安分局副局長何躍介紹,詐騙團伙利用某電信運營商積分兌換獎品這種吸引客戶的營銷手段,輕而易舉“吃掉”受害人話費積分,這種行騙模式新穎,極具隱蔽性,在綿陽屬于首例。許多被騙的手機用戶不關心自己的積分,也沒有習慣主動使用積分,收到“科技公司”寄來的小禮品還很高興,這給騙子們留下了可乘之機。
目前,該案相關司法程序正在有序推進。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原標題:你不關心的積分可能成了牟利工具!這個電詐團伙3個月調包數千用戶價值上千萬元積分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