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直播伴侶 下載快手直播伴侶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快手電商大擴張:賣房!
“直播萬物皆可賣,唯獨房子除在外。”
“直播間賣房?是給寵物買狗窩嗎”
“房子,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
最近,直播賣房這個誕生兩年多的名詞再次翻紅,因為快手正在上線房產業務。
你沒有聽錯,快手,電商,直播,賣房!
據36氪報道,快手電商在今年4月的內部信中正式宣布,成立房產業務中心,探索直播賣房模式。
據悉,內部信中表示,“成立房產業務中心,負責滿足快手用戶的購房需求,幫助業主更高效地賣房,探索大宗線下交易業務在快手生態閉環的業務模式。”
其實此事早有預兆,去年10月份,就有媒體發現,快手全資控股公司成都快購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悄然發生變更。而在該公司的經營范圍一欄,赫然新增了“房地產經紀”業務。
據悉,快手從2019年就已經開始研究房產業務,為此組建了專門的電商團隊探索直播賣房的業務模式。去年6月,快手已經在沈陽、大連、桂林、長春、哈爾濱等五個城市賣出257套房,累計銷售GTV達2.85億元。
36氪報道稱,房產業務中心今年的目標是,跑通業務模式,突破100億GMV。
除了快手官方平臺的直播賣房計劃之外,各大電商平臺和垂直主播早就已經切入這個最難成交的市場。
2020年伊始,疫情影響之下,諸多房企推出線上售樓處,數據顯示,在200強房企中,已有154家開啟線上營銷,超過140家房企重啟或新推出線上售樓處。
當年的淘寶一姐薇婭就曾聯手復地,在直播售賣購房權益券,佟大為和烈兒寶貝更是聯手恒大,在1秒時間內賣掉38套特價房源。
在快手研究院著作的《信任經濟》一書中,還記載著主播王貝樂直播賣房的案例,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王貝樂平均每年在快手上賣掉1000套房,GMV(商品交易總額)達到20億元。
去年12月,一則大連男子直播賣房單日成交150套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根據后續報道,這名主播依靠短視頻平臺直播帶來的銷售線索,單日最高成交額達1.5億。
種種案例都表明,直播賣房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似乎也沒那么難?
但如果現在,在直播間有套特價房,你會買嗎?
直播賣房,難難難!
因為直播賣房這件事兒,真的很難。
首先,是房產大環境難題。
隨著國家堅持“房住不炒”方針,各地加強樓市調控,近兩年已經很難聽到炒房團、房價暴漲的消息。整體房地產行情趨冷,政策方面的不確定因素也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房產經紀業務也隨之冷清,而直播平臺所能解決的也僅是信息交換問題,本質上和房產經紀人沒有任何區別。
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入局房產直播電商業務,可能不是一個好時機。
快手賣房主播
其次,是線下跟蹤交易問題。
對于目前的房產銷售市場來說,直接在直播間交易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大幾百萬的交易,就算我想立馬下單,銀行也不允許啊。
目前的直播間起到的還是信息篩選功能,通過精準的房源信息,篩選出購房意向較高的客戶,但最終的交易必然要回到線下。
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直播平臺要不要進軍線下,跟進后續業務?
如果不跟蹤的話,客戶很可能會被其他中介搶走,這樣平臺就只能賺點流量費;而如果跟蹤的話,平臺就需要負責線下工作人員的各項開支,乃至布局線下實體店。這需要更高的成本,并且和互聯網平臺的運營模式不符。
最后,是和線下巨頭的競爭難題
如果要入局線下,必然會遭遇貝殼這位房產銷售巨頭,在其占據了大部分房源信息和房產渠道的背景下,快手直播賣房的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作為幾乎全體中國人的夢和夢魘,一套房子可以換來兩代人的心血。一個小小的直播間,根本無法撼動這股重壓。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在快手平臺搜索“快手理想家”就能進入快手房產業務小程序。
小程序內部顯示,快手房產業務已經覆蓋了環渤海地區的天津、大連、臨沂等地區,所覆蓋的房源也包括金地、綠地、碧桂園、融創等房產開發商旗下樓盤。
并且快手的房源是以新房和期房為主,小程序的功能陳列也與市面上常見的選房APP類似,給人一種熟悉感。
但是,在我們想象中那種主播站在房源里展示房間細節的場面,還沒有顯現出來。并且如果用戶想要了解具體的房源優惠和區位信息,都需要用戶點擊免費預約看房按鈕并留下電話聯系方式才行。
看到這些熟悉的操作,這不就是換殼版“貝殼”和鏈家嗎?
這說明目前快手直播賣房的模式還在探索中,小程序內的功能還比較簡陋。
關于直播賣房這件事兒,快手電商,任重而道遠。
電商巨頭,齊聚賣房
其實除了快手之外,各大電商巨頭早就盯上了商品房這塊現代商業的明珠。
尤其在國人眼中,房子的意義可不僅僅是幾百萬元的大宗交易,而一座安身立命的場所,仿佛有了房子,才有對這個世界的歸屬感。“安土重遷,黎民之性。”便是這種情緒的寫照。
在電商巨頭眼中,拿下房產交易絕對是征服用戶心智的極佳證明。
阿里巴巴、字節跳動、京東三家電商巨頭分別以天貓好房、幸福里及京東房產為拳頭產品,打入新房及二手房經紀市場。作為“電商五霸”之一的快手電商,進軍房產銷售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進軍房產業務,不代表這是一門好生意,幾位巨頭反而接連折戟。
以阿里為例,2020年9月,阿里推出天貓好房平臺,彼時天貓好房宣稱:“至少在未來的三年內不賺錢,所有收入100%補貼購房者。”頗有些“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意思。
但是僅過去半年多的時間,天貓好房平臺就被阿里賣了。公告顯示,易居收購了天貓好房85%的股份之后,天貓好房成為易居全資子公司,從此天貓好房游離在阿里的外部。
而字節跳動旗下的幸福里APP,也在去年年底,迎來了一波裁員。
這些事件都證明了電商賣房的難度。因為如果只做資訊和信息平臺,電商們只能拿到微博的推廣費用,還是賣流量那一套。
看著別人吃肉,而自己只能喝湯,這種滋味太難受了。
但是如果想要吃肉,進軍線下是必然的一環,但是這必然要耗費更多線下人力,平臺也會逐漸做重,這和輕體量的互聯網模式不相符。
在極為依賴線下服務環節的房地產銷售領域,電商巨頭們的浩大聲勢,多少顯得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了。
直播賣房雖說可以通過直播的形式,展現更多房產細節信息,但是在短期內,依舊無法扭轉房產交易特性,因為一間房,和一件9.9元包郵商品所承載的意義完全不同。
或許真的只有到了某大佬口中那個“房價如蔥”的年代,直接在直播間買房才會變成現實。
而在那之前,直播賣房就像快手理想家所描繪的那樣,還是一個理想。
作者: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