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是否合理
自從電視劇版播出,口碑上揚,許多沒讀過或者沒讀懂《三體》的人也開始蹭熱度,拿腔拿調“質疑”起書中的內容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質疑都不在點上,屬實自作聰明了。
有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就是對書中核心理論“黑暗森林法則”的質疑。倒不是說這個理論不能質疑,畢竟是作者的一個設定而已,又不是經過證實的科學理論,當然可以質疑,可以不認可。
但你可以不認可這個結論,卻不要說“邏輯有問題”。每當看到這種自以為是的說法我都想翻白眼,要論邏輯,我還真沒見過幾個比《三體》強的。所以每當看到有人說《三體》邏輯有問題,我都仿佛在看關公門前舞大刀、魯班門前弄大斧的表演。
這個世界總是越無知的人自我感覺越良好,無語,無解。
吐槽完了,認真說說“黑暗森林法則”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在邏輯上沒問題。
1.《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
總括起來就是這樣一段話: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有些人懶得看或者看不懂前面推理的過程,直接看到這個結論,就不舒服了:哪有這么不講道理的呢?哪有發現了其他文明存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開槍的道理?用腳趾頭想想都不可能嘛。這不就是赤裸裸地宣揚霸道蠻橫的叢林法則嗎?這樣的價值觀就有問題!
但實際上,黑暗森林法則不是叢林法則,很多人忽略了“黑暗”兩個字。所謂黑暗,不是表示殘忍的文學象征,而是表示一種缺乏信息的環境。在信息缺乏時所做的決定和行動,唯一的出發點是“最大限度自保”。這種出發點,是人之常情,與價值觀沒有關系。
所以才會說,黑暗森林中,不管是嬰兒還是老人,也不管是啥俊男靚女,發現其他文明后都會做同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這件事與執行者本身是什么樣的文明沒關系,自然也就扯不到是非善惡的道德觀。
為什么會這樣?那就請仔細看書啊。書里有詳細的推理,這里不贅述,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我以前回答的一個題目:
《為什么有些<三體>讀者堅信黑暗森林法則是宇宙的真理?有何科學依據?》
2.和“黑暗森林法則”相關的幾個概念
眾所周知,書中的黑森法則推導前提是兩個公理加兩個重要概念。兩個公理是: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兩個重要概念呢,分別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具體的推導過程,還是那句話,看書吧。或者看看我之前回答的這個:
《請問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怎么推理呢?簡單的,再說一下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其中,猜疑鏈是造成黑暗森林之“黑暗”的關鍵,很多質疑的人一知半解地忽略了這一點。其實書中已經提示了,在推導過程中除了要時刻牢記宇宙文明公理,還要時刻考慮“太空中的環境和距離尺度”。
太空中的環境和距離尺度是什么意思?簡言之,就是從時間角度看,宇宙早就“人滿為患”,處處充滿文明,文明已經到了再進一步擴張就必須搶別人地盤的地步;從空間角度看呢,宇宙文明之間距離遙遠,以光年為單位計——因為沒有任何信息傳送的速度能超越光速,這樣的距離就決定了宇宙文明之間的交流成為不可能, 猜疑鏈牢不可破。
書中說得很清楚,地球上是不存在猜疑鏈的:
這就是猜疑鏈,這種東西在地球上是見不到的。人類共同的物種、相近的文化、同處一個相互依存的生態圈、近在咫尺的距離,在這樣的環境下,猜疑鏈只能延伸一至兩層就會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鏈則可能延伸得很長,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黑暗戰役那樣的事已經發生了。
所以,地球也不存在黑暗森林法則。不管是用地球文明發展史上血淋淋的族群傾軋作為例證來支持黑森,還是用現代文明社會所斥責的“叢林法則”或“社會達爾文主義”來反對黑森,都是舉著槍打錯了靶子,牛頭不對馬嘴。
黑暗森林法則只存在于宇宙文明之間,這是宇宙文明之間足夠遙遠的距離決定的。《三體》被稱為硬科幻,其中一個設定就是嚴格遵守相對論,哪怕最后讓人類造出了曲率飛船,也不讓它超越光速。這樣的宇宙圖景,確實無法實現文明之間的有效交流。再加上作者設定的“技術爆炸”,一番推導之后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你在得知我的存在后,交流和沉默都不行,你也只剩一個選擇了。”
書中的史強聽到這句話之后,就完全理解了羅輯的意思。而書外一些自作聰明的“質疑者”,大概壓根沒弄明白為什么“交流和沉默都不行”。
這里還要再解釋一下黑暗森林法則所涉及的“善惡”定義。書里的定義是,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其他文明就是善,否則就是惡。
而黑森法則的推導過程中,文明“開槍”的理由一般都是害怕對方先“開槍”——無法通過有效交流來判斷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為了自保,只好假設對方是惡意的,為了自保,只能先下手為強了。
這邏輯有毛病嗎?沒有。
3.關于黑森法則的常見誤解
最常見的誤解或者說“質疑”,就是把黑暗森林法則等同于宇宙放大版的“叢林法則”、“社會達爾文主義”。上面已經說了,這種理解完全就是錯的。
為人詬病的叢林法則核心是什么?弱肉強食。
或者再加一個,同類相殘。
但黑森可不是。黑暗森林里誰也看不見誰,誰也不認識誰,誰也不知道誰弱誰強,誰敵誰友,文明之間的差異可能比人類和蟲子的差異還大,關鍵你還不知道誰是人類誰是蟲子,何來弱肉強食、同類相殘?
最重要的是,黑暗森林里每個文明既是獵手,也是獵物。一旦發現其他文明的蹤跡,馬上“開槍”就是一種本能。這種本能的出發點是規避危險,也就是自保,而不是為了擴張。
這就和地球人類為了擴張而屠戮的歷史大相徑庭,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一點也可以用來解釋某些人的另一個“質疑”:按照黑森法則,三體發現了地球的存在,應該第一時間滅掉地球才是,怎么還那么熱情湊上來呢?
因為三體和地球之間壓根就不是黑森法則的關系呀!先不說二者的距離在宇宙中不算遠,何況還有智子這個黑科技的加成,一定程度解決了交流的問題。單說三體的出發點,本來就是一心要尋找其他星球作為新的家園,好不容易有了發現,怎么能輕易毀掉?
真正的黑森成員,要義絕不是“擴張”,而是“隱藏”。書中第三部出場的歌者,就是將黑森法則刻進基因、成為本能的典型代表。歌者工作時的原則是什么?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這就是黑森的真正面目。作為黑暗森林中一名合格的獵人,首先要“藏好自己”,不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獵物。然后才是“做好清理”,把獵物——也就是其他獵人——都清除掉。
清理的目的是清除潛在危險,而不是其他。盡管歌者漫不經心地丟出一張二向箔就把太陽系給滅了,但歌者顯然不是為了向太陽系展示力量,只是本能地“打掃衛生”而已。
就像你見到蚊子就順手拍死,不是因為要和蚊子搶地盤搶資源,也不是因為和蚊子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只是一種本能,一種久遠到你已經忘了為什么要這么做的本能。如果一定要追問為什么,那就是你擔心蚊子會傳播疾病,拍死它是為了保護自己。
這不就是黑森的最初起源?為了自保。哪怕現在你和蚊子的差距已經大到完全不用擔心了,你還是會不假思索地拍死它。何況在宇宙中,你并不知道對方和你,到底誰才是蚊子呢。
正如歌者牢記的長老教誨:
在宇宙中,你再快都有比你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慢的。
為了生存,只能先下手為強了。
這就是黑森的邏輯,再說一遍,沒問題。
4.可以質疑,但不要輕易以邏輯之名
啰嗦了這么多,希望大概能說清楚了。
可以質疑黑森法則,但不要從邏輯的角度去質疑。
你可以直接不認可黑森法則成立的前提,比如不同意“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或者不同意宇宙中物質總量不變,而文明已經擁擠到再進一步擴張就得搶他人地盤的地步。
只要認可兩條公理,并且能夠接受兩個重要概念,就無法從邏輯上推翻黑暗森林法則。
只是,直接否定前提,這樣的“質疑”就接近抬杠了,類似于非要說人家科幻小說的設定在現實中沒有科學實證支撐,非要把科幻混同于科普,那就沒有意義了,也很無聊。
邏輯是什么?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邏輯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邏輯學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思維方法,而狹義的邏輯學研究推理,研究如何從限定的前提推理出一個必然的結論。
毫無疑問,后者更接近理科的范疇。事實上作為西方舶來品的哲學,本來就和科學不分家。學究們都知道博士叫做Ph.D——Doctor of Philosophy,直譯“哲學博士”,實際就是理學博士的頭銜,可見正宗的哲學本來就跟科學研究一樣,講究嚴謹規則的。
《三體》號稱硬科幻,邏輯之嚴密是一大特色。看看大劉給書中“救世主”主角起的名字——羅輯,就知道他多么重視邏輯了。
個人建議,要和《三體》比邏輯,還是三思而后行。比如一看到“黑暗森林法則”就望文生義跟“叢林法則”扯上關系,就屬于掉進作者挖的陷阱而不自知。
更何況大劉能想到的,你想不到,你能想到的,大劉比你更能想到。細讀《三體》,就能看出作者不斷填上各種bug的痕跡。
比如,黑森法則是第二部的內容。讀完這一部,你還可以通過否認前提的方式來“質疑”黑森,但到了第三部,大劉干脆把你能質疑的空間都給堵死了。
在第三部里,黑森法則得到更全面的闡述和展現,不再是宇宙文明的唯一行為準則,而是更廣闊的宇宙圖景中占據一個小小角落的行為模式之一而已。按照書中的說法,當今宇宙早就充滿文明,擁擠不堪,大家為了爭地盤打得你死我活,不亦樂乎,生生把一個光速無限的十一維田園宇宙打成現在光速每秒不過30萬千米的死氣沉沉的三維宇宙。
這些大神們還要打下去。他們動輒揮舞規律武器,一抬手造個黑域把敵人封死在里面,又一抬手把一大片黑域連成浩浩蕩蕩的星際長城……光速越降越低,宇宙越來越慢——慢慢走向死亡。
和這樣氣勢磅礴的星際戰爭比起來,黑暗森林法則秒變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小打小鬧,如同躲在暗處放冷槍,上不得臺面。換言之,奉黑森法則為圭臬的的只是一小部分水平較低的文明——雖然對于地球人來說已經是神一般的存在了,真正大神們壓根看不上,也不需要使用黑森法則。他們打仗,都是明刀明槍的,既不需要“藏好自己”,也不屑于“做好清理”。
比如歸零者,實力超群,坐著飛船到處做死線實驗。這般招搖過市,何曾有一星半點躲在黑暗森林里謹小慎微的樣子?
所以黑暗森林法則是有適用范圍的,并不是全宇宙通行。至于不采用黑森法則的宇宙文明,除了人類這樣的無知無畏之外,更多地是因為黑森法則的前提對他們而言不成立。
比如理想主義的歸零者,一心致力于重啟宇宙,顯然就不屬于把生存當成第一需要的文明。
比如不同維度之間資源不通用,那么通過自主降維的方式除了可以在星際戰爭中占據主動權,還可以脫離原先爭搶的環境,獨享新做的蛋糕,顯然這就避開了“物質總量不變,文明卻不停增長和擴張”的尷尬。
比如連數學規律都可以拿來做武器的神之又神的文明,還會擔心其他文明的什么技術爆炸嗎?
所以你看,不但黑暗森林法則的推導邏輯無懈可擊,你再晚一點,作者就連你想否定的前提都替你否定完了。
總之一句話,《三體》能被那么多科學界的朋友喜歡,不是沒理由的。腦子不夠就別硬杠,正所謂: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歡迎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原創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