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仿寫
“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很多人應該會很熟悉,這段正是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筆下《百年孤獨》的開頭。
加西亞·馬爾克斯
這個段落后來被無數后人傳頌,同時也被無數作家模仿著。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馬爾克斯用現在時、過去時、未來時造成一種時間的回環,而更加令人遐思的是,當你閱讀完《百年孤獨》,你會發現這個段落更像是整部書的縮影,從“冰塊”開始,到“冰塊”結束。
這個開頭開啟了人們對于馬爾克斯的認知,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它更代表著一種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文體走進大眾關注的開始。
1983年,在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的第二年,由俄譯本和英譯本轉譯而來的《百年孤獨》中文版(實為盜版,直至2010年中國新經典出版社才正式拿到版權)涌向了中國的大小書店、書攤。馬爾克斯天馬行空的敘事在中國刮起一股熱風,并影響了中國很多著名作家,如莫言、賈平凹、陳忠實等。
死亡的預兆、流浪的鬼魂、令人發瘋的美人……在對《百年孤獨》的定位中,總少不了“魔幻現實”的標簽。大多數人甚至已經將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等同于“魔幻現實主義”。
究竟什么才算是“魔幻”?“魔幻”和“現實”,兩個完全矛盾的詞又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
盡管《百年孤獨》早已成為中國人經典必讀名著中的一本,但大多數人可能并沒有讀懂。而了解“魔幻現實主義”,正是了解馬爾克斯,理解《百年孤獨》,甚至讀懂拉美文學前最重要的功課。
為此,我們推出《魔幻現實主義與拉美——文學·大師·電影》(?點擊訂閱)音頻課程,特別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然老師,為大家解讀你所不了解的“魔幻現實主義”。
他將從“魔幻現實主義”的定義、文化基因、社會起源講起,進而帶領大家走進魔幻現實文學王國,解讀《玉米人》《佩德羅·巴拉莫》等經典著作,同時與大家細說大眾鮮少了解的魔幻現實主義電影的世界。
點擊試聽小課《魔幻現實主義和拉美》
小課主講人
魏然,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從事西班牙語文學、拉丁美洲文化研究。譯有加西亞·馬爾克斯《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米尼奧羅《文藝復興的隱暗面》等。
?課程目錄
01 總序丨什么是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的概念、背景和誤用
02 神話|從瑪雅文明中如何找尋“魔幻”基因?
《玉米人》: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03 社會| 為什么要與民族現實中的“死亡文化”碰撞?
《佩德羅·巴拉莫》:魔幻現實與“死亡文化”的碰撞
04大師|馬爾克斯筆下的“馬孔多”世界如何重塑拉美?
除了《百年孤獨》,我們還要讀什么
05 電影|從文學到電影,魔幻現實主義的多重演繹?
魔幻現實主義備受國際影壇青睞的原因
06推薦丨精選書單、片單集錦
訂閱課程,你將收獲
1次拉美魔幻現實的深度文化之旅
2017年,一部墨西哥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以口碑火爆中國,賺足了成年人的眼淚。而這部動畫片不僅在豆瓣評分9.2,更是獲得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關于愛與遺忘的故事。影片中營造了神秘絢爛的亡靈世界,在世界上大多國家都畏懼死亡的時候,“死亡”卻是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帕斯在《孤獨的迷宮》這本介紹墨西哥人民族精神的著作里說,墨西哥人常常談到死亡,與死亡開玩笑,嘲弄它,與它親昵,伴它入睡。死亡是他們最偏愛的玩物。
而這種“死亡文化”其實也同“魔幻現實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曾影響了馬爾克斯,被奉為魔幻現實主義經典之作的《佩德羅?巴拉莫》也創作了這樣一個為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死者的世界。這部起初被有些人認為不知所云,最后卻經典化超出人想象的著作,究竟解讀了怎樣的故事?為何說,不能將于墨西哥的的死亡文化等同于《尋夢環游記》?魏然老師將在課程中細細解讀。
對于還不太了解《佩德羅·巴拉莫》小說的朋友們,先為大家放上一個經典段落彩蛋,或許,看了下面這段,你就會對“魔幻現實主義”有了新的好奇:
書中主人公佩德羅?巴拉莫對蘇薩娜說的“情書范例”:
“你躲藏在幾百米的高空里,躲藏在云端,躲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蘇薩娜,你躲在上帝那無邊無際的懷抱里。躲藏在神靈的身后。你在那里,我既追不上你,也看不到你,連我的話語也傳不到你的耳際。”
6+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專業解讀
除了《佩德羅·巴拉莫》,課程中的解讀還將涉及多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包括“開山之作”《玉米人》,馬爾克斯的其他作品如《最美的溺水者》《惡時辰》等,讓你了解,除了《百年孤獨》,你還可以讀這些。
你將了解在作家阿斯圖里亞斯筆下,《玉米人》中所傳達的瑪雅文明宇宙觀;你還可以知道,馬爾克斯筆下的“馬孔多”究竟是如何重塑拉美世界的。
10+部學者精挑書單片單
在大眾的意識里,“魔幻現實主義”似乎只和文學相關。事實上,它的誕生最早是美術批評術語,后來才被引入文學批評。一個被很多人接受的說法是,這個詞來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德國后表現主義繪畫。
奧托·迪克斯《Portrait of the journalistSylvia von Harden》,1926年
而時至今日,“魔幻現實主義”已經不僅在文學中出現,更因這種類型電影而備受關注。課程中,我們將為大家奉上由主講人精選的“魔幻現實主義”書單及片單,讓想要了解魔幻現實的你,一網打盡。
點擊上圖訂閱
《魔幻現實主義和拉美》小課
(中讀VIP用戶可免費領取)
內容及商務合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