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重慶屬于哪個省 重慶必帶的10種特產

                      導讀談到重慶,很多人都認為以前的重慶隸屬于四川,是四川的一部分。的確,重慶歷史上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隸屬于四川省。但是重慶和四川在歷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雖然兩者經常同屬于一個行政區,但重慶也

                      談到重慶,很多人都認為以前的重慶隸屬于四川,是四川的一部分。的確,重慶歷史上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隸屬于四川省。但是重慶和四川在歷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雖然兩者經常同屬于一個行政區,但重慶也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本文就從歷史的角度來談談四川和重慶的關系。

                      四川和重慶并稱“巴蜀大地”,位于四川盆地一帶。在先秦時期,成都平原出現了古老而神秘的文明——古蜀文明,創造了輝煌的寶墩文化、金沙灘文化和三星堆文化。雖然古蜀國早已消失于歷史,但是“蜀”字卻流傳下來,成為了四川兩千多年不變的代稱。根據考證,“蜀”最早出現于甲骨文中,本義指“野蠶”,這或許和“蠶蟲”的傳說有關。

                      重慶位于四川盆地東部的嘉陵江流域,早期是沼澤之地,在春秋時期才逐漸形成了適合居住的盆地。重慶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是巴國,因此重慶也簡稱“巴”。巴人最早起源于漢江上游,到春秋晚期才遷徙到了重慶一帶。“巴”最早出現于甲骨文中,原義為蛇,《說文解字》里說:“巴,蟲也。或曰食象蛇。”根據《山海經》記載,巴國是伏羲后裔,而伏羲為人頭蛇身,以蛇為圖騰,可想而知巴國便是以蛇為圖騰的民族。

                      巴人遷徙

                      巴蜀雖然同處于四川盆地,但是兩國并未和諧相處,而是戰爭不斷,并成為了世仇。前316年,蜀國進攻自己的分封國——苴國,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于是秦國就派遣司馬錯進攻蜀國,古蜀文明正式滅亡。隨后,秦軍又接連消滅了苴國和巴國,將整個巴蜀大地納入了疆域范圍。此后,秦國設置了巴蜀二郡進行了管轄。經過秦國的建設,巴蜀之地成為了“天府之國”,巴蜀的糧食為秦國的統一戰爭提供了保障,可以說是全國的大后方。

                      西漢的巴蜀一帶

                      實際上,巴蜀在秦朝以來的2000多年都一直發揮了“大后方”的角色。在亂世,人們紛紛逃亡巴蜀避難,同時巴蜀的軍閥也會憑借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割據一方,于是就有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說法。

                      秦朝滅亡后,漢朝建立。而建立漢朝的劉邦恰恰就是以漢中、巴蜀為根據地起家的。漢朝時期的巴蜀之地總體上延續了巴蜀二郡的區劃模式,后來又增加了新郡,例如是廣漢郡(今梓潼)、犍為郡(今宜賓)、越雟郡(今邛都)。漢武帝時期,在西南地區設置了益州刺史部,而巴蜀二郡都屬于益州刺史的糾察范圍。不過,這并未改變巴蜀分立的局面。

                      東漢末年開始,巴蜀的割據性質展現得淋漓盡致。先是劉璋割據益州,接著是劉備在益州稱帝,建立“蜀漢”政權。西晉統一不久,李特便在巴蜀建立了“成漢”政權,直到40年后才被東晉所滅。東晉后期,又有譙蜀政權割據。

                      到了南北朝,巴蜀的割據政權不復存在,但成為了南北朝爭奪的焦點地區。中國的統一戰爭都有一個模式,那就是北方的王朝往往會在巴蜀取得突破,然后以巴蜀為后方,順流而下,擊潰南方的長江防線,拿下荊州,最后長驅直入攻破南京或者杭州。秦滅楚就已經是采取了此線路。到了南北朝,魏周政權成功奪取了巴蜀,使得南朝無險可守,最終被隋朝所滅。

                      當然,我們要注意這時候巴蜀雖然出現割據政權,但是巴蜀的行政區劃依然是并列的,巴蜀沒有隸屬關系。這樣的模式在唐朝是繼續發展的。唐朝時期在全國劃分了諸多的道,其中成都平原設置了劍南道,而嘉陵江流域和三峽一帶則為山南道。后來道的數量增加,劍南道分為了東川節度使西川節度使,山南道也分為了山南西道山南東道。可見,當時的巴蜀是完全沒有被視為同一個地區。

                      唐朝滅亡后,巴蜀地區又再次出現了割據政權,分別是前蜀和后蜀。到965年,北宋滅后蜀,于是設置了西川路,這是歷史上巴蜀第一次被合并為了一個行政區。不過,當時的西川路更多是一個軍事機構,是臨時機構。到973年,就增設了峽西路,于是巴蜀繼續為分立狀態。

                      1001年,又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夔州路,巴蜀地區出現了四路并存的狀態。雖然當時人們將巴蜀地區的四路并稱為“川峽四路”,并簡稱“四川路”,但是這并非代表巴蜀合并。同樣的,我們今天將東北三省并稱“東三省”,這并不代表“東三省”就是一個行政區,只是屬于一個地理范圍罷了。

                      南宋時期,蒙古不斷入侵巴蜀,目的就是破壞南宋的長江防線。為了統籌巴蜀地區的抗戰,南宋將“川峽四路”的行政、軍事和財政進行了統籌,設置了四川宣撫、制置、總領等機構。當然,這也只是戰爭時期的臨時措施。

                      而元朝滅亡南宋后,就在各大路之上又設置了行省。行省的幅員遠遠超過了過去的路,一個省要管轄過去的多路。當時的巴蜀四路被合并設置了“四川行省”。這是歷史上巴蜀真正首次實現了區劃合并。“四川”也正式成為了區劃名字。

                      四川行省

                      從元朝開始,四川省的建制就逐漸穩定了下來,并流傳到了現在。不僅如此,四川省的面積在元明清三代也是不斷變大的。元朝時期的四川僅僅是四川盆地一帶,其北部的漢中已經劃給了陜西,實際上四川中的利州路已經不存在,“四川”一詞名不副實。

                      明朝時期,將黔地的播州宣慰司劃給了四川省來節制。播州土司滅亡后,播州之地大部分設置了遵義府,劃給了四川省,四川的面積得到了初步增加。到了清朝,康熙和雍正將康區大部分土地劃給了四川省,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四川能夠控制康區,保障通往西藏道路的暢通。康區成為了清朝控制西藏的跳板,而四川則成為了后勤保障地。現在,這些被劃入四川的康區被稱為“川西”。

                      清朝時期的四川地圖

                      另外,雍正帝在推行“改土歸流”的時候,為了讓貴州的版圖變得完整一些,就將遵義劃歸貴州。從1600年到1727年,遵義隸屬四川大約127年。而重慶從元朝開始成為了四川省的一部分,一直到1997年之前都屬于四川省,這一段時間差不多是700多年。

                      由于巴蜀長期是兩個不同的地理、文化區,而兩者合并又導致四川的面積太大、人口過多,抑制了四川經濟的發展,因此四川和重慶必然會再次走向分道揚鑣。在1996年,四川的總人口已經超過了1億,位居全國第一。于是在第二年,重慶就成為了直轄市,并從四川劃走了好幾個地級市。

                      實際上,直轄的重慶依然不是一個單獨的地理區和文化區,因為廣大的巴文化區(嘉陵江流域)并未劃給重慶。當時曾經考慮過建立“三峽省”,但又覺得這會增加行政機構,增加行政人員,增加行政開支,于是才建立了一個縮小的“直轄市”。如果真正要實行巴蜀分立,那嘉陵江流域的“川東”地區就應該和重慶合并,建立一個新省——川東省,而四川則應該改名為“西川省”,如此兩者才算真正的名副其實。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馬原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