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普博覽 中國科普博覽網站app
編者按:
近日高溫,海邊游玩成為了許多朋友的夏季活動首選,“趕海”撿海鮮是其中一個熱門環節。但小編提醒大家:在海邊要當心皮皮蝦!
朋友被“蝦爬子”懟折指神經的過去仍然歷歷在目。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皮皮蝦這么厲害的嗎?
2019年,有位同學(就是筆者)在熱帶的海邊捉了個皮皮蝦,然后拇指被皮皮蝦給擊穿了,沒錯,是擊穿了!
警察叔叔!就是這只皮皮蝦↓↓
圖1 兇手皮皮蝦(作者提供)
世界之大,但少閑人被皮皮蝦打殘者耳。
這位同學在被皮皮蝦擊穿10天之后,拇指依然是麻木的,于是他去了醫院。
在其他患者 “你咋還能讓那玩意給打了” 的嘲笑聲中,醫生給出了診斷:左手拇指外傷感染,指神經損傷。
圖2 被皮皮蝦打傷的病歷(作者提供)
皮皮蝦咋有這么大的力量?
皮皮蝦又稱蝦爬子、蝦姑、螳螂蝦,英文名是Mantis Shrimp,是一種生活在近海的游動很快的小型多彩甲殼動物。皮皮蝦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物種,而是節肢動物門軟甲綱口足目旗下物種的統稱,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知有超過450多種。它們一般體長10厘米,部分體長能達到30厘米。它們有時也被稱作“手指分裂家”,因為它們的鉗子硬到可以切開人的附肢,原因是它們擁有一種最具毀滅性的武器——圓形鉤爪。
以雀尾螳螂蝦為例,它的第二對顎足非常發達,是捕食和御敵的利器(圖 3)。其最前端的一節呈單刺狀,末端如錐子一般非常尖銳,根部則凸起加厚。當它折疊起來時,加厚的部位可以像錘子一樣擊碎甲殼類、貝類、螺類等動物的硬殼;而當它伸展開時,又可以輕松刺穿動物的軟組織。上面那位同學的拇指,就是被一對“顎足”的第一節所刺穿,在手指上打了四個洞,由于第一節的根部也完全刺入,讓這位同學產生了有“毒液”注入的錯覺。
圖3 皮皮蝦的鉤爪
這種鉤爪出擊時簡直是快如閃電,只要是從它面前經過的生物,無論是魚蝦蟹還是貝類和螺類,都逃不過皮皮蝦的小拳拳,出擊的加速度可達到10400g(此處的g代表重力加速度),并以23 m/s的速度釋放最高可達700 N的沖擊力,可將獵物瞬間捕殺致死。從出擊到收回的時間不到0.0008秒鐘的時間,也就是說,你眨一下眼,皮皮蝦的小拳拳理論上可以擊打500次。
視頻加載中...
視頻來自MARYAM TADAYON 南洋理工大學
皮皮蝦的“出拳“過程分為三個步驟:休息放松-準備出擊-快速出擊。在沒有獵物時,圖中C1和C2之間像“馬鞍”的凹槽處于松弛狀態的,當發現獵物準備出擊時, “馬鞍”狀凹槽縱向壓縮,積蓄力量,當瞄準目標之后,“馬鞍”狀凹槽立即松弛,將第一節根部瞬間彈出,對獵物實施捕殺。
圖4 皮皮蝦出擊的過程(圖片來源:MARYAM TADAYON 南洋理工大學)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皮皮蝦捕獵類型分為兩種,一種是使用圓形鉤爪的尖部快速打擊獵物即擊穿型;另一種是使用比較鈍的“戰錘”實錘獵物即打擊型。皮皮蝦的出擊速度如此之快、力量如此之大,顯然它本身也需要一種高抗斷裂材料作為鎧甲,這種高抗斷裂材料具有獨特的多層結構,可以用來制造仿生裝甲。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對雀尾螳螂蝦開展了幾年的研究,擁有如此強大抗擊力度的部分是皮皮蝦鉤爪中被稱為“dactyl club”(可理解為“胳膊肘”)的部位[2]。
研究者發現,螳螂蝦的“胳膊肘”由三部分構成。內部被稱作周期區域,見圖5-E中的紅色和黃色結構,沖擊能量在這里被吸收。周期區域有兩個相結構,一個由螺旋甲殼素構成,另一個由非晶磷酸鈣和碳酸氫鈣的無機相構成,這兩個結構的密度不同。將周期區域包裹起來的是撞擊區域,見圖5-E藍色結構,是一層具有網狀結構的磷酸鈣。最外層側面是橫紋區域,見圖5-E綠色結構,是擴散沖擊力的顆粒層,使沖擊力進一步耗散。這三個區域構成的鉗體在不受破壞的前提下,可產生很大的打擊力。
圖5 皮皮蝦形態特征。(A)螳螂蝦的個體。箭頭為第二對顎足。(B)第二對顎足的放大視圖。箭頭表示dactyl club的撞擊表面的位置。(C)dactyl club外部形態的散射掃描電子顯微照片。(D)縱向掃描截面。(E)dactyl club橫截面分析。三個不同的區域:(i)撞擊區域(藍色),(ii)周期區域[進一步細分為兩個不連續的區域:內側(紅色)和側面(黃色),(iii)橫紋區域(綠色)。(F)dactyl club光學顯微照片。分別為撞擊區域、周期區域和橫紋區域。[3]
研究人員在計算機上對這種網紋骨結構進行了模擬,但要在更大尺寸上證明這種結構更有效,還需繼續進行研究。
普渡大學科學家利用3D打印制造了基于皮皮蝦網格結構的復合材料[1],證明網紋結構強度極高,而且抗沖擊。這種材料可能有望應用于人體裝甲、車體,甚至宇宙飛船殼體。
圖6 研究人員模擬螳螂蝦3D打印的復合材料(圖片來源:普渡大學)
皮皮蝦的吃法
想必大家都看餓了,皮皮蝦一共有四種常見吃法:清蒸、椒鹽、刺身和包餃子。
圖7 美味的皮皮蝦(圖片為作者提供)
不過,清洗的時候可要小心,別被皮皮蝦給盤了哈!
后續
這次手指被打穿,醫生給筆者開了一些消炎和營養神經的口服藥,恢復時間預計需要十余天。如果大家像筆者一樣被皮皮蝦劃傷、擊穿,一定要立即處理傷口并及時就醫,畢竟海洋中的微生物可是非常強大的,若感染則有截肢的風險。
圖8 反盤皮皮蝦(圖片為作者提供)
參考文獻:
[1].Yaraghi N A, Guarín‐Zapata N, Grunenfelder L K, et al. A sinusoidally architected helicoidal biocomposite[J]. Advanced Materials, 2016, 28(32): 6835-6844.
[2].Weaver J C, Milliron G W, Miserez A, et al. The stomatopod dactyl club: a formidable damage-tolerant biological hammer[J]. Science, 2012, 336(6086): 1275-1280.
[3]. Patek S N, Caldwell R L. Extreme impact and cavitation forces of a biological hammer: strike forces of the peacock mantis shrimp Odontodactylus scyllaru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05, 208(Pt 19):3655-3664.
(本文于2019年3月2日首發于科學大院,此處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