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 真正第四次工業革命
文/張召忠 安婷
縱觀2018年所發生的事情,各種高新技術在軍事和生活中的應用,代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就在我們身邊悄然發生著。很多小橘子都密切關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本期《張召忠說》局座就給小橘子們講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及中國處于第幾梯隊?
首先,我們要知道第四次工業革命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變革,這是全方位,全面的革新。它包括了高速通信技術的發展,新能源以及材料科學的進步,人工智能的突破等等。而這些內容的發展不是單一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每個部分都有關聯,每一部分都相互影響。
(圖源:pixabay)
局座認為:2019年將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場鑼鼓就是5G,接下來就是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汽車+VR應用。因此5G的發展備受關注,2018年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的一份5G競爭報告中說到:“美國應該加快引進5G技術,否則可能比中國落后一到兩年,未來再也沒有機會趕超”。
中國的5G發展確實很迅猛,尤其是以華為,中興等企業為首的一些大公司。所以我們也可以理解美國為何不愿放過中興和華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5G,美國感受到了威脅,所以赤裸裸的想要打壓中國通信企業來爭奪未來通信領域的主導地位。
5G的核心價值不只是高速通信,還有萬物互聯(IoT)和人工智能(AI)。從大哥大到5G智能手機,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從機器制造到智能制造,5G是路和橋,IOT是四肢,AI是大腦。正是因為有了5G的高效和高速,才保證了IOT中各個設備高速穩定的即時通訊,也正是因為如此,AI的發展才得以如此迅猛,一切的通信與高效的數據傳輸,都需要穩定高速通信網絡的支持。
芯片(集成電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命脈,沒有芯片,5G,AI,IoT都是紙上談兵,是浮云。在很多領域中,中國的一些企業都是名列前排的,但是我們仍受制于人,因為在芯片領域,世界的領頭羊主要還是美國的英特爾,高通,以及韓國的三星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作為主導半導體IC行業的霸主,在半導體,高集成芯片方面的是對世界科技設備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的。他們在技術研發和大批量制造和品控方面,都有很先進的要求。
而全世界的芯片半導體工業的前16名都沒有大陸的企業,因此要想打破外國的技術壁壘和壟斷,就必須研發我們自己的“中國芯”。
人類社會目前已歷經了三次翻天覆地的的工業革命,而且每次工業革命都伴隨著全球產業的大轉移和國際格局的大調整。工業革命的可怕之處,概括可以是兩個字“代差”。國力之間的競爭,必須在同一技術環境下才有可比性,如果實現代差那比較起來就會慘不忍睹。
300年前,以蒸汽技術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對清朝的中國實現技術代差,結果有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百年屈辱。
200年前爆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機器可以幫助人去工作,高山大海不再是物理屏障。以電力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西歐、美國、日本的工業得到飛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二戰在大艦巨炮相對平衡的基礎上,核技術對日本形成代差。
半個世紀前爆發了第三次工業革命,自動化和互聯網把世界變成地球村,機器可以代替人去制造機器,時間和空間不再是人們交往的阻擋。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則使得美國強勢崛起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在航空航天技術相對平衡的基礎上,計算機電子通信技術對前蘇聯形成代差。
局座對四次工業革命做了不同的定義,第一次工業革命黃色圈地運動,攻城略地。第二次工業革命藍色圈地運動,大航海時代。第三次工業革命數字化圈地運動,大航天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化圈地運動,大數據時代。
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沒有很好的把握機遇,現在似乎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拐點:目前歐洲處于二三梯隊,中日韓為代表的東亞國家和美國搶占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制高點。文章開頭就說過,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全方位的革新。所以我們得綜合發展,才能不和其他國家產生技術代差。別的國家都在窮追猛趕,希望我們能把握好第四次工業革命,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