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草的功效與作用 回春草對肝臟的危害
在我國眾多的藥用植物之中,有些藥草植物由于種植環境特定,人們“過 度 式”采集等眾多原因,導致很多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愈來愈少,其分布地區和數量正在逐年遞減。
圖片:撿拾的野生“回 春 草”
“文王一枝筆”與有“頭頂一顆珠”的延齡草,“江邊一碗水”的八角蓮,都是“神 農 四寶”之中的貴種藥材。
前期清江鶴圖文《人稱“頭頂一顆珠”,3月底出苗生長,“5個措施”搞定優質豐產栽培》和《人稱“江邊一碗水”,荒野3月底開紫花,細讀栽培“5措施”,秒懂科學種植》對延齡草和八角蓮的基本生物學特征及種植方法,作了詳細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爬樓閱讀。
后續清江鶴將繼續分享“七一枝花”的相關知識,本期圖文清江鶴將與各位親們各位老師重點關注和聊聊關于“文王一枝筆”的相關知識,希望你喜歡并積極參與互動評議。
圖片:回 春 草又稱為“葛麻菌”
“回春草”文王一枝筆的藥用價值:
“文王一枝筆”別稱“蛇菰”,概源于“文王一枝筆”是蛇菰科植物筒鞘蛇菰的干燥植物。
又因為它是寄生在樹木根部的肉質草本植物,故民間又稱“接木 懷 胎或借 母 懷胎”。
此外,“文王一枝筆”還別稱“鹿仙草”“見根生”“土里開花”“地楊梅”“鹿心草”“紅菌”“牛奶菌”“雞心七”“寄生黃”,“觀音蓮”“黃藥子”“兒不離母”,“葛菌”(源于《貴州省中藥材,民族藥材質量標準》2003版的收載名稱,又稱為“葛麻菌”)。
圖片:“回春草”的地上與地下部分(塊莖)
回春草“文王一枝筆”最早記載于《本草綱目拾遺》中,名為“葛蕈”,亦即“葛麻菌”。性苦,澀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趕氣止痛,補虛澀精壯 陽功效,所以稱“回春草”。收錄于《湖北省中藥材質量標準》中。
回春草“文王一枝筆”的別稱源于一個“民 間 傳 說”:
據說周文王時代,一次路過湖北武陵山區和神農架的時候,發現這個“山咔咔”風景還非常不錯,于是在此稍作停頓進行消遺游樂,邊工作邊欣賞風景。
在一次審批公文時,文王一不小心把筆給失落在山崖里去了。
圖片:回春草野生“出土”狀況
后來這枝筆墜落的地方,就長出一株雜草。莖稈似筆桿,頭稍大柔滑,形一支鮮紅或紫紅色的毛筆,后來人們稱這種“雜草”為“文王一枝筆”。
故事畢竟是故事,誰也無法驗證它的存在和真假,但它的價值卻是被人們廣為接受,是一種整株入藥,非常珍貴的中藥材。具有止血鎮痛的作用,特別是對于“調治胃病”和“外傷出血”有很大的幫助。以前還有很多人把它當作“補 藥”來食用。
圖片:山野上的“回 春 草”出土狀況
回春草“文王一枝筆”的基本生物學特征:
回春草“文王一枝筆”喜生長在高海拔(可生長發育在海拔600m?2500m區域內,最適宜于海拔1000?2000m)的鐵杉,云杉及櫟木林蔭蔽林中,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或中性土壤之中。
田間株高5?15㎝,頂部蛇冠狀,初生時為粉紅色,成熟后為紫紅色或鮮紅色。表面粗糙,密披小斑點,呈腦狀皺褶。
圖片:野生的回 春 草
由于回春草不易栽培,而且產量極低,所以很少有人工栽培或人工栽培面積極少。市面供給的回春草“文王一枝筆”多以野生為主。
結束語:回春草是一種野生,種質資源日漸減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種植環境和種植方式的“特定性”和產量的“豐欠性”,至目前為止,鮮有人工栽培或人工栽培成功者,市面鮮貨收購在80元/市斤,干貨收購價格在300元/斤左右。是一味極其珍貴的中藥材。
圖片:人工栽培的“回 春 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