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雙向布局,懶財金服打造全生態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供需雙向布局,懶財金服打造全生態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
財富管理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正在深刻改變大眾的理財方式。
年初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預測:到2018年底,中國互聯網理財規模將達到5.36萬億,到2020年或將達到15.5萬億。大市場帶來大機遇,在市場日趨繁榮的同時,一批批以人工智能為技術核心的財富管理平臺正在崛起,引領風潮。
作為中國智慧金融先行者,近日懶財金服表示未來將重點打造智能財富管理服務平臺。公司將在嚴守監管要求的同時,致力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打造一個全生態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為用戶和金融行業提供安全、公平、高效的科技金融服務。
懶財金服創立于2013年11月,過去四余年中,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作為底層基礎架構,通過算法、大數據以及種類豐富的金融服務,解讀用戶需求,幫助其實現智能財富管理。
眼下懶財金服服務內容涵蓋智能投標服務-懶財寶及懶計劃、智能保險服務-諾貝保險管家、小微資產交易的智能管理云平臺-智管云等。初步形成智能財富管理產品生態,覆蓋智能理財、智能保險、智能小微資產管理等領域。
從商業模式上看,以技術為工具雙向服務B端和C端,幫助雙方更好的完成對接。在B端,他們輸出自身技術,賦能個人信貸資產的生產和交易環節,輔助金融機構進行資產管理、資產監管、風控管理等環節。在C端,推出不同類型資產管理服務,幫助用戶智能管理資產,實現省心省力。
“我們始終會將用戶的利益放在首位,作為廣大用戶與金融產品的連接者,必然需要對用戶和金融機構雙向服務才能將用戶利益最大化。”懶財金服CEO陶偉杰表示,與行業其他智能金融平臺相比,他們的核心優勢在于對用戶的服務上,“我們的價值觀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最大的優勢就是秉持了這種價值觀并將其落實到產品和服務里,成為最貼近用戶的服務平臺。”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根基就是嚴守合規底線和以技術為推動力。
從長遠目標來說,懶財金服希望成為用戶智能財富管理服務平臺幫助用戶通盤管理自己的金融資產,這些資產不僅僅是網貸,還包括保險、基金等,覆蓋固定收益、浮動收益、價值保值多個領域。“在過去是兩年中,我們除了在懶財寶、懶計劃持續投入的同時,還在保險、基金等產品的智能配置技術中投入了專門的團隊不斷進行研發測試。”陶偉杰表示。
懶財金服始終從用戶的需求角度出發,把為用戶服務的價值觀落地到了產品與服務中。與金融機構合作伙伴攜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理解用戶金融需求,打造一個連接廣大用戶與金融產品的智能財富管理服務平臺,正是懶財金服用智能賦能金融的長遠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