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5G國際專利授權量領先于中國,中韓就5G話語權展開較量
日前三星電子公開了德國柏林大學與知識產權調查企業Apritics截至今年1月份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統計結果,統計數據顯示韓國兩家企業三星、LG分別位居專利排行榜第一名、第三名,中國的華為、中興則分別位居第四名、第五名。
Apritics的數據指,在已獲得的授權專利方面,三星、諾基亞、LG分別以1728件、1584件、1415件專利位居前三名,三星和LG合計獲得的專利授權量達到3143件,韓國由此在5G專利授權量方面高居第一名。
中國的華為、中興分別以1274件、837件授權專利位居第四名、第五名,它們合計擁有的專利授權量為2111件,就專利授權量來說中國落后三分之一左右。
Apritics同時給出了各家企業向國際知名機構USPTO、EPO和PCT等國際機構提交的5G專利申請數量,以這個統計數據來看,三星、華為、LG分別位居前三名,它們的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633件、2342件、2236件。
Apritics給出的另一項統計數據,則是涵蓋了各企業向全球各國提交的5G專利申請量,以這個統計數據來看,華為則以3147件居于第一名,三星、中興、LG分別位居第二至第四名,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795件、2561件、2300件。
不同的統計標準,導致的排名有所不同,在于華為和中興有相當大比例的專利是在國內市場申請的,它們向國際機構提交的專利申請量較它們在國內市場少不少;韓國企業則由于它們國內市場太小,因此三星和LG提交的5G專利都是同時在國內和國際進行的,這或許與它們更早開拓國際市場,對國際專利申請更為熟悉的緣故。
專利授權量則更能體現一家企業在5G技術上的話語權,從這方面來看韓國兩大企業三星和LG已在5G標準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中國兩家企業華為和中興則有所落后。
專利申請量與專利授權量有較大的差異,一方面可能是各個企業提交的專利質量有關,或許一些企業存在著濫竽充數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專利的審批時間有關,企業為了技術的保密不愿過早向國際機構提交專利,導致審批通過的專利數量較提交的專利少。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韓國和中國是全球各國中擁有5G專利前兩名的國家,這兩個國家也擁有從芯片、通信設備到終端的完善產業鏈,兩國已在5G技術和產業上展開了較量。